天津德国租界区历史文化详细介绍

导语 天津租界,是1860年至1945年期间,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意大利、俄国、日本、奥匈帝国和比利时通过与满清当局签订条约在天津境内所占据的“国中之国”。各租界区之间,文化、制度、建筑风格甚至法律都不尽相同,往来穿梭于不同的租界区需要九大宗主国所批准的特殊证件。

  天津德租界

  German concession in Tianjin

  随着时间的流逝天津德租界已经完全消失,目前德租界的十座小楼是2009年在德租界旧址上新建的

  1895-1917

  出租方 大清(1895年10月30日)

  租借方 德意志帝国(1895年-1917年)

  收回方 北洋政府(1917年8月14日)

  (图为天津德租界旗帜及徽章)

  (德国租界地名今昔对比)

  威廉街德式住宅

  教育篇

  圣功学堂(新华中学)始建于1914年

  德华中学堂(海河中学)创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

  (图为德华中学堂)

  宗教

  天主教德国圣言会在天津德租界威廉街(今解放南路)设有账房(办事处)仁德堂,经营房地产,为其在山东南部、河南以及甘肃、青海、新疆的传教区提供经费。

  卫理公会在5号街(今广东路)设立三义庄教会,并在浦口道丁家胡同开办爱育服务社。圣公会在九江路设有一处华人教堂。

  德租界交还以后,特一区范围内又陆续出现若干教堂。日本牧师加莱国生在今宁波道设有教会。1937年,由信徒雍剑秋捐资,通圣会在威尔逊路(今解放南路)兴建天津圣经神学院(今河西区社会主义学院所在地),校内设有中街教会。其他有美国五旬节派传教士艾柏尔创立的南昌路神召会。天主教会于1950年在解放南路56号开辟小白楼法蒂玛圣母堂,由荷兰神父负责。1955年天主教会购买上海道(今南京路)的犹太会堂,将小白楼堂迁至那里。1939年,日军征用原天津俄租界内的东正教天津圣母帡幪堂,改建仓库,异地重建于原德租界内(今琼州道河西医院旁),于1942年建成。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本地宝产品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