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吃什么?北京立夏食面全攻略(图)

导语 立夏吃什么?立夏时节吃什么好?5月5日,夏日将正式开始。很多地方在这一天都有吃面的传统。小编为您整理北京立夏食面全攻略。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春日将尽,5月5日,夏日将正式开始。

  很多地方在这一天都有吃面的传统,这个习俗源于晋代。那时,祖先从北方搬迁至南方,为纪念北方麦收后的喜庆尝新,又寓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入夏面新上天”,寓意立夏吃面可强健体魄,为人们带来好运。

  黄河流域是孕育中华民族的地方,这里的主要农作物是麦子,因此麦子是这个地区老百姓的主食。人们把麦子磨成面粉,然后运用慧心和巧手制出各式各样的食物来。此时,许多地方正是荐新麦的日子,像山东莱阳、黄县一带还喜欢煮食新麦粒,祈求幸福祥和,希望五谷丰登。

  作为面粉制品的经典,面条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口腹需求,还能调节人们的生活节奏,使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又富有情趣。在前不久举办的中国面条文化节上,兰州拉面、河南烩面、北京炸酱面、山西刀削面、杭州片儿川、昆山奥灶面、镇江锅盖面、四川担担面、武汉热干面、吉林延吉冷面被评为中国十大面条。这个说法虽然没有涵盖著名的陕西臊子面、重庆小面,但依然不能阻止大江南北的人对它们的热爱。

  《舌尖上的中国2》第一集中,便由手工割麦人的生活讲到了婆婆的一碗臊子面。陕西人习惯把原始古朴的面粉加工成3厘米宽的形状,这种宽度加上适当的火候,能彰显新麦筋道的口感和清香的味道,而后风箱大柴,一灶旺火的面条最出彩,蓝田裤带面因此带着浓厚的家滋味和乡里乡亲的情分。

  北方最开始流行的莫过于两种风格的面条:“手擀面”和“饸饹”。打卤手擀面,种类繁多,饸饹是一种设备压制做法,可以过水吃,也可以水煮后直接吃,放上肉、菜及调料,是打卤面的一种。

  正宗打卤面一般不过水,捞出来放上鸡蛋卤、肉末卤或菜末卤。卤一般都是用山东或者东北大酱调制或者用菜、肉末、酱油制成,放上肉末或者菜蒸制、炒制或者煮制而成,区别于北京炸酱面的做法,主要是卤的制作形式多样。

  山西刀削面,操作过程很考验手艺。将面粉和成团块状,左手举面团,右手拿弧形刀,将面一片一片地削到开水锅内,煮熟后捞出,加入臊子、调料食用。刀削面全凭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叶,中间厚四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黏,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面食者欢迎。

  在南方,无论是杭州的片儿川,还是台湾的牛肉面,都有更独特的鲜香。片儿川是杭州的著名汤面,面的浇头主要由雪菜、笋片、瘦肉丝组成,鲜美可口。片儿川已有百余年历史,最早由杭州老店奎元馆首创,其特色在于雪菜和笋片的鲜美,让食客吃后回味无穷。

  最后说到四川的面条,耳熟能详的莫过于响亮的担担面。然而,在川菜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只担担面一款是无法代表全部的。四川人对于面食的偏爱很执著,肥肠面、排骨面、豌豆面等几十种浇头都能做得出来。

  五花八门

  “面面”俱到

  1.肥肠面

  若要让偏好重口味的四川人评选出最喜爱的一款面,可能非肥肠面莫属。制作肥肠面要选用较为肥厚的肥肠,料理肥肠也是一个很讲究的过程。对肠内壁的清理需适度,既要适当去掉一部分油脂,否则异味太重,同时也要保留肠壁上的一层活性酶,否则肥肠的美味就会大打折扣。几乎所有关于肥肠的菜品都可以成为各式肥肠面的浇头,红烧黄豆肥肠面便是其中的经典。这款面的浇头本身是按照传统盐帮菜黄豆烧肥肠的制作方法去料理,唯一与传统菜品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多加了一道工序,将黄豆打成酱,之后与其他食材一起烧,这样就可以保证出汁足量,让根根面条都能入味。

  2.干墩面

  源于宜宾最具特色的传统名小吃,曾称作叙府燃面,旧称油条面,因其油重无水,点火即燃,故名燃面。这一次,选用山西师傅的鲜拉面为主料,以黄芽菜、小磨麻油、鲜板化油、八角、沙姜、芝麻、花生、核桃、金条辣椒、上等花椒、味精以及香葱、豌豆尖或菠菜叶等为辅料,将面煮熟,捞起甩干,去除碱味,再按传统工艺加油、作料即成。油炸花生米放保鲜袋里擀碎,蒜4瓣切碎,半袋榨菜丝切粒,蒜苗切末。 其特点是松散红亮,油而不腻,麻辣相间,味美爽口,既可佐酒,又可果腹。

  3.月母子鸡汤面

  鸡汤面味道鲜美,同时含有丰富营养,十分滋补,月母子鸡汤面也因此而得名。为了保证鸡肉肉质鲜嫩,制作月母子鸡汤面要尽量选用一年半以上没有下过蛋的母鸡,并保证现杀现做。在料理鸡肉之前,要用四川盛产的高度曲酒点着后把鸡肉表皮的绒毛燎掉,清洗干净之后将整鸡放入不开锅的虾子水,打掉血沫后捞起放入凉水中烹一下。在月母子鸡汤面中,除了鸡肉是主料以外,通常一只鸡还需要配半斤五花肉。将整鸡和五花肉切块放入油锅爆,捞出后放入开水中冲洗,去掉油腻味儿,之后与陈年的干贝、墨鱼一起熬汤,通常要熬四五个小时,最大限度地释放出食材的鲜美。食用时将熬好的鸡汤装盘,放入山西师傅现拉的面,撒上少许葱花,尝上一口,鲜美滋味在唇齿之间久久回味。

  4.鲍鱼面

  鲍鱼面可谓将鲜美与辛辣相互融合并发挥到极致的一款面。制作鲍鱼面,肉质新鲜而饱满的鲍鱼以及纯正的四川郫县豆瓣酱是关键。采用盐帮菜中的火爆工艺,将郫县豆瓣酱与香葱、姜丝一起爆炒,加入青椒、红椒以及小米椒,炒好后兑入用猪骨制成的高汤,最后在锅中放入新鲜的鲍鱼一起熬制。可在鲍鱼表面划几刀,以便更加入味,同时也增加美感。将做好的浇头淋到山西师傅现拉、现煮的面条之中,鲍鱼肉质鲜嫩,本味尽存,且又增添了许多甜辣滋味,面条筋道弹牙,口感爽滑,且有着浓郁麦香,二者搭配起来尽显绝妙鲜香滋味。

  5.牛腩面

  牛腩面的精髓就在于一碗上好的牛腩。盐帮菜中喜欢用三角腩、钻子牛腩以及膈腩。三角腩又称腰窝,口感较糯,有嚼劲;钻子牛腩又称蝴蝶腩,肉质纹理如同麻花辫子,油脂和肉筋的分布很匀称,一口下去可以同时吃到瘦肉、油脂的香味还有筋的Q弹口感;膈腩又称护心肉,有明显的层次,上下两层是很有韧性的筋,中间夹着一层很有嚼劲的肌肉,制作红烧牛腩时需要把中间层的肌肉去掉,只留两层筋的部分。将这三种牛腩搭配起来做成一碗味道极好的红烧牛腩,采用隔水蒸的方法,将蒸锅水慢慢收干,让其中富含的美味还回牛腩之中。至于是萝卜烧牛腩还是笋子烧牛腩,便可随意搭配。再浇淋在蔬菜面之上,浓香滋味可想而知。

  6.虾球面

  提起四川菜,人们自然会想到麻辣二字,但其实,川菜中也不乏鲜美清淡者。在盐帮菜中,不辣的菜品被定义为白味菜,白味菜更多偏向于泡姜的味道、酸菜的味道、过油蒜香的味道以及过油葱的味道,加上一些醪糟,适当使用胡椒,这样勾兑而出的鲜美占了盐帮菜的很大一部分比例,虾球面就是其中的经典代表。选用新鲜的活虾,去壳、去沙线,洗净,炒制成虾球,加入葱、姜,制作成葱姜虾球的浇头,再配上西芹等鲜嫩时蔬,仅仅从卖相上来看就给人清新自然之感,很有春天的感觉。

  7.鸡婆头

  鸡婆头由纯小麦粉制作而成,是一种较宽的扯面,相当于北方的锅盖面,属川南一带极具地方风味特色的一种面食。由于为纯手工制作,因此扯出的面条薄厚、宽窄难免有些许区别,外形不太规矩,与母鸡鸡冠的形状相似,鸡婆头也因此而得名。与大多数面条需要轻微发酵不同,制作鸡婆头的面团不需要发酵,因此面条的口感更加厚实、有嚼劲。在经济水平较为落后的时期,鸡婆头由于制作方法简便、快速,而成为四川下地妇女劳作归家后为家人准备晚餐的首选。如今,经过改良的鸡婆头制作更加精细一些,浇头的花样也更为丰富,可将酸菜和老蚕豆或黄豆一起翻炒,炒好后加入上好的腊肉丁一起熬汤。熬好后将浓稠的汤汁淋在鸡婆头上,一口下去,面条的浓郁麦香与腊肉的醇厚滋味在口中完美融合,十分过瘾。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本地宝产品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