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概况

  

北京铁路概况

  北京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铁路枢纽,京九、京广、京沪、京哈等中国主要铁路干线都汇集北京,9条干线经环线和联络线联结,形成了以北京市区枢纽站为中心,由多条向外放射线路和环线组成的铁路网络。北京西站是亚洲最大的客运站。北京铁路到发的旅客列车将达到172对,通往88个城市、4个国家,货物发送量达到4110.7万吨,旅客发送量达到5322万人次。

  北京铁路列车平均旅行速度由1997年以前的4807公里/小时,提高到20001021以后的6551公里/小时。北京铁路局跨局特快列车平均旅行速度将达到10085公里/小时,跨局快速列车平均旅行速度将达到7477公里/小时,货车平均旅行速度由1997年以前的3002公里提高到20001021日后的348公里。快速列车和特快列车,运行的最高时速达160公里

  在清末之际,清政府就修筑了以北京为中心的铁路网,奠定了北京铁路建设的基础。该铁路网主要由京奉铁路(北京——奉天)、京汉铁路(北京——汉口)、京张铁路(北京——张家口)和津浦铁路(天津——浦口)四条主干线组成(津浦铁路虽然不是以北京为起点的,但它在天津与京奉铁路相衔接,成为北京联系东南沿海最重要的交通干线,因此也算是, 北京铁路网的一部分)。除干线外,还有一些支线或短程铁路,如北京至通州的京通支线,永定门至南苑的京苑轻便铁道等,它们与干线一起共同构成了北京铁路网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未来几年,北京将加大力度建设高速铁路和铁路客运专线,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的快速客运网络。

  【轨道交通】

  北京民航概况

  

北京是我国主要的航空运输中心,民航运输能力处于领先位置。2005年,北京市民航旅客运输量达3136万人,货物运输量77万吨。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的东北方向,距市中心天安门广场25.35千米,是我国地理位置最重要、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全、运输生产最繁忙的大型国际航空港之一,是我国大陆三大航空枢纽港之一。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不但是中国首都北京的空中门户和对外交往的窗口,而且是中国民用航空网络的辐射中心。

  首都机场于195832正式投入使用。随着民航事业的发展及客货运量的不断增长,首都机场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施工。198011,面积为6万平方米的一号航站楼及停机坪、楼前停车场等配套工程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一号航站楼按照每日起降飞机60架次、高峰小时旅客吞吐量1500人次进行设计。扩建完成后,首都机场飞行区域设施达到国际民航组织规定的4E标准。

  随着通往首都北京的国际航线数量和国际航班的密度稳步提高,199510-199911月期间,首都机场对航站区又一次进行了扩建。1999111,建筑面积达33.6万平方米,使用现代化技术设备装备起来的二号航站楼正式投入使用,二号航站楼每年可接待超过2650万人次的旅客,高峰小时旅客吞吐量可达9210人次。

  由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优越的地理位置,齐全优质的服务设施,吸引了66家国内外航空公司在首都机场运营,其中有11家国内航空公司,55家国际航空公司。国内通航城市88个,国际通航城市69个城市,每周有5000多个定期航班从这里飞往祖国和世界各地。

  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配套设施,正在兴建的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将在奥运期间承担起“迎来送往”的重任,其重要作用和意义丝毫不亚于任何一个奥运场馆。首都机场本期扩建规模以2015年为目标年,2007年底完工后将直接承担起2008年奥运会的旅客接送任务。据介绍,建成后的3号航站楼及第三条跑道将使首都机场的年旅客吞吐能力从现在的3500万人次增加到6000万人次,年货运吞吐能力由现在的78万吨增至180万吨,在满足奥运会需求的同时,也为将首都机场打造成为东北亚大型航空枢纽提供了过硬的硬件设施。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本地宝产品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