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巷的意义

导语 “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除夕夜春晚,赵薇演唱的歌曲《六尺巷》亮相央视春晚,没想到从正月初一开始,便掀起了一股对六尺巷的关注、探访热潮。到安徽桐城去的游客,参观六尺巷是必备项目。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六尺巷门票地址、开放时间及故事典故。

  六尺巷的意义

  六尺巷之所以诞生在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桐城,缘于桐城是一个流派汇聚的人文荟萃所在。明清之际,大量名门望族迁入桐城,程朱理学发展鼎盛,尊儒重教风尚浓郁。“城里通衢曲巷,夜半诵声不绝;乡间竹林茅舍,清晨弦歌琅琅。”《桐城耆旧传》生动描绘了桐城人孜孜以求的景象,其勤奋好学气氛之浓重可见一斑。六尺巷的典故,已经远远超出张叶两家地界划分的狭隘意义,在地域上和时间上成为中华民族和睦谦让传统美德的见证,超越时空,影响深远。

  《周礼》记载,“五家为邻,四邻为里。”这是我们认知“邻里关系”最早的史料诠释。“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的俗语,同样生动地阐述了邻里关系之于社会关系的重要性。六尺巷的故事告诉我们,搞好邻里关系比搞好任何关系都重要。邻里之间门户相对,鸡犬相闻,抬头不见低头见,营造“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既是社会关系和谐稳定的黏合剂,也是人文昌盛,道德完善,社会进步的时代要求。

  六尺巷是一条蕴含着中国古代哲学智慧的巷子。六尺巷就像一本道德教科书、一把礼义刻度尺,教化人们遵循“大度做人,秉礼处世”的道德规范,弘扬仁义礼智信的真善美,激发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六尺宽的巷子并不宽,但它在桐城人的心里却无比宽阔,百米长的巷子并不长,但它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却延伸的很长,很长。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本地宝产品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