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门头沟狗牙山周边景区

导语 狗牙山在哪?门头沟狗牙山怎么样?狗牙山是门头沟区斋堂镇林字台村、桑峪村、灵水村、碣石村之间的一道西北—东南走向的山梁,官方名称为“碣石岭”。因山形奇特而尤其醒目。热衷挑战自我的户外驴友为它命名“狗牙山”,因神似有趣反而忽略了它的原名。小编为您整理北京门头沟狗牙山徒步穿越攻略(简介+路线+行程+食宿+交通)。

  北京门头沟狗牙周边景区:

  (绝对的荒,绝对的野 摄影:空游无依)

  如果计划狗牙山徒步穿越那天不巧遇到恶劣天气,请务必放弃登山计划。如果舍不得计划多日的周末出游,可以将徒步计划改成古村落文化之旅:狗牙山周边有灵水、桑峪和碣石三个京西著名古村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周末度假的好去处。

  灵水:

  灵水村在狗牙山山脊南边。灵水村约有千年以上建村史。灵水先人以“风水”理论择地建村,定“四神砂”而立玄武(龟型)为村形。灵水村的村落布局形似一只巨龟。整个村庄处于群山环抱之中。围合封闭,附阴抱阳,藏风聚气,东进而西收,前罩髽(音zhuā抓)鬏(jiū纠)山,后靠莲花山,依山泉而建,水绕村而流,构成了“天人合一”的自然格局,是先人留下的一份乡村建筑的历史文化遗产。灵水村有崇尚文化之遗风,在明清科举制度下,考取过22名举人,灵水的举人文化是中国北方封建社会乡村文化已达到顶峰的典型范例。该村落已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四部局(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文物局)共同组织评选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详细攻略可见/tour/123810.html

  (灵水古树 摄影:老猫1961)

  桑峪:

  桑峪村在狗牙山山脊东南麓,分前桑峪和后桑峪,后桑峪也是常规狗牙山穿越路线的终点。明代称桑峪社村,因周围多桑树而得名。明代之前,桑峪村曾叫“三遇村”,因村中有三条沟壑相连,三沟之水相汇为一而得名。桑峪建村应在元代之前。随着西方宗教的东进,元统二年(1334),后桑峪出现了天主教堂。这也是桑峪村从此有了前后之分的源头。后来,村民因为信仰不同开始分村而治,即前桑峪村和后桑峪村。1979年,两村合为一村,统称为桑峪村。但是人们似乎习惯了过去的称法,至今还以前后相称,只是不再相互敌视。

  桑峪过街楼为清代建筑,民国二十二年(1933)重修,大部分古建筑已成残垣断壁,但部分古老民居建筑依然得以保存下来,以清代建筑居多。桑峪村115号院是颇具代表性的古典民居建筑。门楼为硬山顶,清水脊。砖雕工艺细腻、花饰图案精美。

  天主教北京教区后桑峪堂(耶稣圣心堂)是位于北京西南门头沟区的一座较大且历史悠久的教堂,是北京地区现存年代最早的天主教堂。据说早在元朝时期的,就有外国传教士来这里边行医边传教,是一座有传奇色彩的教堂。1988年,天主教堂进行了重修。

  碣石:

  碣石村位于狗牙山北麓,狗牙山正式的名字“碣石岭”即来于碣石村。该村海拔650米,是一座美丽的山村。村子原名三叉村,因村中多巨石,形似碑碣,故名碣石村。村落始建于元末明初,碣石村是古聚落环境保存较完整的村落之一。抗战时期,全村有11间民房被侵华日军烧毁,而余下的460间则被完好保存下来。现在全村有四合院18座、三合院27座、二合院14座,所用砖、瓦、灰、石料、木材等全部为就地取材。村中关帝庙坐北朝南,院落杂草丛生,里面有一正殿。正殿硬山清水脊,筒瓦顶室内六檩,前带廊,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庙前不远处为干枯的河道,巨石散落其中,构成村中特殊的景观。巨石河道两旁生长着茂密的槐树、核桃树和杏树。碣石村内还有两棵参天古树——国槐,树龄愈千年。村民视其为神树,“此二槐树,千年也,乃村中之风水。”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本地宝产品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