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爨底下村相关资料
导语 北京爨底下村在哪?好玩吗?怎么去爨底下村?爨底下村又有哪些景点呢?跟着小编去看看吧!
景点相关资料
这里是北京通往陕、晋和口外的要塞,繁华一时;这里曾是兵家必争之地,飞扬着八路军打击日寇,保卫家乡的炮火硝烟。经历了数百年沧桑巨变的爨底下村,依旧保持了居民原始的风貌――明清古居。
爨底下村位于京西门头沟区斋堂镇,全村坐北面南,依山而建,保存完整的四合院有76套,住房656间,结构严谨,错落有致四合院整体精良,布局合理,建筑风格既有江南水乡窗、楼、室等细节、局部处理上的风韵,又有北方高宅大院恢弘整体的气势。石墙山路、门楼院落、影壁花墙,仍能看出当年的精工细作,砖雕、石雕、木雕蕴育着古老的民族文化。灰瓦飞檐、石垒的院墙凝重厚实中透着威严、恬淡平和中积淀着深厚的文化,被称为“京西的布达拉宫”。
(村里的碾子)
爨底下村民有财神的化身关公庙,有盼子的娘娘庙,有保佑太平的观音庙,村民们世代相安而息。爨底下村民合着时代的节拍,迎改革创业之风,民俗旅游业蓬勃发展,“农家乐”旅游、服务已成为村民的一种时尚。爨底下村又是京西传统教育基地、影视基地。
国家1A级景区。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109国道可通达,距北京市区90公里,该村是以明清建筑风格为主体,具有独特建筑历史文化特点的,保存最为完整的古民居人文旅游景点。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是随山西向北京移民迁移至此而建立。
爨底下全村都为韩姓,据村里“祖先堂”记载,韩姓是第一世族韩福金、韩福银、韩福仓之后裔。排列辈分为:福、景、自、守、玉、有、明、万、宏、思、义、巨、晓、怀、孟、永、茂、广、连、文,共20辈,现已繁衍至17辈。
古村的发展得益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修建的古驿道,它是通往河北、山西、内蒙古的必经之路,因此既是重要的军事通道,又是对外交流与发展的商旅之路,为村落的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村落环境与70余套灵巧、精良的山地四合院,正是古山村当时经济繁荣发达的象征。古村重视宗族、血缘的维系,在推崇爱家爱国思想和伦理道德规范村民行为的教化下,村民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历来有报国献身精神,至今村中还保存有韩家子弟在中日甲午海战中的立功喜报。村民对国家有着炽热朴实的爱。
日本侵略者入侵家园时,仅有108户的村庄,就有70余名青年参军,其中34名青年为国捐躯,另有30多人随军南征北战,展示了村民爱家、爱国的民族精神和事迹。解放后,由于丰沙线铁路和109国道的开通,使古山村失去了古驿道商品交易及客栈的地位,从商旅必经之地转为发展农业生产为主的小山村。
爨底下经历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村内至今仍保留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标语,成为历史的遗存。20世纪80年代处于封闭贫穷的山村,大量青年外出求知、安家,村内只剩13户人家,30多人,至此古山村失去了昔日的辉煌。也正是因经济的衰退,村民无力建造新房的特殊情况,却保留了古村原始风貌和融于自然的田园环境,保留了一处具有珍贵历史文物价值的古村落,它已成为京西具有文物保护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的人文资源。
古村群山环抱布局随地形高低变化依山而建,在以龙头山为中心的南北中轴线控制下,将76座精巧玲珑的四合院民居,随山势高低变化,分上下两层,呈扇形向下延展,以放射形态灵活布局在有限的基地上,建筑布局严谨和谐,变化有序。村落的整体布置形似“元宝”,气势宏伟。
广亮院
位于村落中轴线的最高点,是古村四合院中等级最高的院落,门楼为中型如意门,七级台阶,门口地面两块石板铺砌,一块青石喻“脚踏青云”,一块紫石喻“紫气东来”。正房五间,其建筑装饰非常精美,充分体现了当时主人的家庭地位。
(北京的古村落爨底下村的小道 作者:一棵大树)
古驿道客栈
为双店式四合院,临街而建。是昔日过往商旅的落脚之地。双店院集居住、商业、货物仓储为一体的组合院落,各院分区明确,互不干扰,临街铺面,三开间倒座房,明间前后均由四扇大门组成,设置很有特色。
关帝庙
位于村东半山之上,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是村民祈雨、祭天、转灯、游庙等多种活动的场所。大庙的建筑等级也是村中最高的,有高大的台基和檐廊,建筑十分精良。
南坡梁
是村前一座景色俊美的山梁,沿山石铺砌的步道,登上山梁,可俯瞰古村全貌,还可观看到金蟾望月、神龟啸天和蝙蝠献福等自然景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曾是击退日本鬼子进攻的战场,现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一线天”
是古驿道上的一处景观,全长150米,大道直通其中,周围有双龙洞、八奇潭和九柏九石阵等自然景观。
来历
此地为京西韩氏家族聚居之地。| 爨底下村位于京西山区深山峡谷中。川底下村现保存着500间、70余套明清时代的四合院民居。整个村庄保留着比较完整的古代建筑群,坐落在北侧缓坡之上,依山而建,层层升高,村上一条蜿蜒东西走向的紫石、青石砌成的小巷,看去幽雅漂亮。村分上下两层,高低错落线条清晰,被称为北京地区的“布达拉宫”。
在村口,有一块一人多高的黄色花岗岩,巨大的“爨”字书写其上。“爨”(cuàn)的解释:1、烧火做饭;2、姓;3、灶。
巨石背后说明
“爨底下村”是因为处在明代军事隘口“爨里安口”下方,故得此名。
当地村民另有一说:爨底下村居民全部是明初山西“韩”姓移民的后代,因韩与寒同音,寒者,乃贫穷之态,寒姓祖先为使本族能发迹,能富足,便给这个村子起名叫“爨底下”。为使这个难写难认的“爨”字让别人认识和理解,他们编了一个顺口溜:“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面架火烧”。取其“大火烧二木,韩姓也兴旺”之意。
全村都姓韩,据村里“祖先堂”记载:本村为第一世族韩甫金、韩甫银、韩甫仓哥仨的后裔,并记有本村韩门二十代辈分,排列辈分为“福、景、自、守、玉、有、明、(奉)、万、宏、思、义、巨、晓、怀、孟、永、茂、广、连、文”二十辈分,雍正年间前后为“玉”字辈,现村中70岁左右的老人基本都是“晓”字辈,现已传到“茂”字辈。
爨底下村历史源流
相传该村祖先于明朝永乐年间从山西迁移至此,建立韩氏家族聚居之地。
康熙、乾隆时期,爨底下村有8家买卖铺子,3、4家骡马店,留下名号的有:瑞福堂、瑞庆堂、三义堂、保全兴。 1942年日军烧毁爨底下村房屋228间。
“爨”原意有灶的意思,当年在建这个山村时,主人为其取名“爨底下”,意为躲避严寒,或许有避难之意,观景寓意,让人大有世外桃源之感。
爨底下村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种植玉米、谷子、土豆等,另有干果核桃及杏核等农作物。
(爨底下村——关帝庙)
爨底下村经济
爨底下村爨底下村的发展得益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修建的古驿道。沿古驿道东南行6km,进入斋堂川;向西北4km经柏峪村,越黄草梁天津关,进入怀来县麻黄峪村,可达内蒙草原。爨底下村至麻黄峪山路30km,这条古驿道在明清时期,既是重要的军事通道,又是商旅必经之路,发挥过重要重要的历史作用。
在军事上门头沟西部山区,历史是保卫北京的重要屏障,八十里斋堂川是一条由西南向东北走向的狭长山谷,是通往京城的必由之路。斋堂古城位于斋堂川中部宽阔谷地,依山傍水,古城建于明年历年,与明万历年修建的沿河城及其黄草梁一线长城构成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黄草梁上有敌楼七座,设兵把守,敌楼间由长城相连,仅留一条狭窄的道路供商旅通行。爨底下村通往怀来盆地的古驿道沿途,至今还有遗存的明代烽火台、清绿营兵兵营。
清代在商品交易上,这条古驿道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河北的粮食、内蒙的皮毛,经此路运往京城,换回其必需的生活用品。京西盛产煤炭,经古驿道运往怀来盆地。昔日的古驿道过往商旅频繁,主要是靠骡马驮运,由麻黄峪起程到达爨底下村,正是一天的行程。川底下村是过往商旅落脚和货物集散之地。由于南来北往的商旅途经于此,使川底下人视野开阔,经济上又有了坚实的基础。
爨底下村以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为主,主要种植玉米、谷子、土豆等,另有干果核桃及杏核等农作物。
利用良好的自然植被,野生植物以荆条、绣线菊灌丛和野生栎、榆、桑、杏树为主,人工栽植柳、槐、核桃。发展养蜂、牧羊和狩猎。
利用京西古驿道优势,发展河北、内蒙、山西等地与京城的商品交易和客栈经营,在康乾时期川底下古山村有八家买卖铺子,三四家骡马店,留下名号的有瑞福堂、瑞庆堂、三义堂、保全兴。发展农商结合的多种经济,促进了古山村经济的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