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飞絮抑制方法
导语 杨柳飞絮科普宣传小视频:介绍杨柳飞絮形成的原因,杨柳树城市绿化的重要生态功能和价值,以及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治理杨柳飞絮的措施。
抑制方法
喷水清扫
采取早晨或晚上向树冠喷水的方法,让花絮提前脱落,不仅对杨柳树进行了灌溉,而且将树上的花絮也冲洗了下来,从而减少花絮从空中飘飞而下的情况。增加道路的洒水次数,保持空气和地面湿润,利于花絮落地,防止毛絮再次飘飞。加大巡回清扫力度,及时扫除停留在地面的毛絮,最大限度地减少杨柳絮飘飞。在重点路段加强监管,并专门配备快速保洁车以便应急清扫。
注射制剂
为了保持杨柳树的种群数量和生态平衡,避免因砍伐杨柳树产生的资源浪费及不栽植杨柳树导致的数量稀少,又能有效地控制杨柳树飞絮,可采取对成年雌杨柳树进行节育的方法。即根据杨柳树的花芽分化时间和植物激素瞬变化来调控花芽发端规律,采用树干注射生物制剂(抑制剂或疏除剂)来抑制花芽分化或促使花果脱落,从而达到抑制飞絮的效果。
“抑制剂”能够抑制花芽分化,增加叶芽量。减少花芽量,避免开花结果,促进树体生长的同时抑制了飞絮产生;在花芽分化完成前(一般在每年的3、4月份树液流动期)使用。可抑制次年90%以上的杨柳飞絮,效果显著、成本合理、简便易行、促生长、无药害,值得推广应用。“疏除剂”能干扰雌花结实,使雌花序在未飞絮前提前脱落而不产生飞絮,是在错过花芽分化期后的补救措施;在春季初花期至盛花期使用,对当年杨柳飞絮的抑制率可以达到80%以上。
这类生物制剂每年都得注射,若杨柳数量过多,将增加人力、财力及工作时间消耗。
配植修剪
在绿化带、景观林中,将杨柳树的位置后移,尽量远离行人、道路、居住区。在杨柳树下及其附近地面种植草坪、灌木或低矮植物以滞留大部分飞絮。减少硬化地面面积,避免地表形成高温产生上升气流而使飞絮落地难,从而减轻飞絮状况。
成年杨柳树的植株高大,而高枝上的杨柳絮会随风飞扬更甚。因此,每年在开花飞絮前,应对杨柳树进行一次截于修剪,把植株高度压低,减少飞絮的下落高度和数量,减轻飞絮状况。
逐步更新
适当伐除一些老、弱、病、余的雌杨柳树。减少飞絮杨柳树的数量,并结合采取逐步更新树种的方法,从长计议。倘若过度伐除,可能会影响到景观效果且恢复起来慢。
在市区园林绿化建设的植物配置、造林规划时,考虑控制飞絮污染,尽量栽植雄杨柳树或无絮杨柳新品种(如银中杨、中华红叶杨、新齐柳等),不断引进种植一些无环境污染、能净化空气、适应性强、美观优良的新树种(如国槐、松柏、桦树等),以及种植优良乡土树种等,逐步用新树种更换飞絮杨柳树品种。
对于古树名木及其后备资源,应根据树木生长老化规律和自然逐步更替过程,采取逐步替换的方式慢慢改善。
丰富物种
绿化造林时,应当尊重自然科学规律,根据生态原则,提倡乔灌藤花草多层次配置、多物种有机结合的方式,同时兼顾物种的生长适应性、生态环保性、社会效益性等,使丰富物种和谐共生。
在抑制杨柳飞絮、保护环境时,应该保持理性包容的态度,综合运用科学技术手段来合理抑制杨柳飞絮,同时让多个物种和谐共生,改变绿化造林中树种单一造成危害性的局面,从而使生态环保、景观绿化、经济社会等的综合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