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帆海融光——天津博物馆藏18-19世纪中国纹章瓷特展于2025年11月11日至2026年3月3日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举办
2025北京中国纹章瓷特展观展指南(时间+地点+内容)
展览名称:帆海融光——天津博物馆藏18—19世纪中国纹章瓷特展
展览时间:2025年11月11日至2026年3月3日
展览地点: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三层12号厅
展览介绍
展览分为“瓷路海贸”“世族佳器”“美美与共”三个单元。第一单元“瓷路海贸”简要介绍了中国纹章瓷的来样定制过程和商贸活动;第二单元“世族佳器”重点展现了纹章的承袭组合及中国外销纹章瓷的社会功能;第三单元“美美与共”以瓷器边饰风格的变化,展示了中西审美在17世纪末至19世纪初期间如何互为影响、相互渗透。
明清的外销瓷,是中国瓷器的“异域之花”,产自国内,扬名海外,遍藏西方各大博物馆,颇具时代色彩和中西文化交流的特征。纹章瓷是一种特别定制的外销瓷器,作为身份的象征,引领了西方崭新的生活方式和奢华的艺术情趣,蕴含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基因,在瓷器发展史上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地位和重要影响。
“中国制造、欧洲风尚”的纹章瓷,以其华美瑰丽的装饰效果、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成为外销瓷中的精品。在中西方交流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纹章瓷作为重要文化窗口,默默诉说着中西方经济与文化跨越山海的深度对话。该展览作为首都博物馆元旦、春节“两节”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广大观众呈现一场兼具历史底蕴与艺术价值的文化盛宴,让公众在展览期间感受中外文明交融的独特魅力。
重点文物推荐
清雍正广彩伊佐德家族纹章纹盘
约1730年 直径22厘米
爱尔兰的伊丽莎白·伊佐德(Elizabeth Izod)定制。伊丽莎白是家族最后一位女继承人,因在房地产业的成功而著名。清代,在来华定制的数千套纹章瓷中,仅有三十套为女性定制。
清乾隆广彩武德家族纹章纹盖瓶
约1743年 高33厘米
爱尔兰地区的第四代潘默尔伯爵(Panmure)威廉·武德定制。他是汉诺威王朝时期英国皇家卫队成员,因屡立战功,晋升为将军,并于1743年被授予爱尔兰贵族爵位第四代潘默尔伯爵头衔。瓶身一侧为伯爵纹章,另一侧为折枝牡丹纹,纹饰绘制细腻。此规格盖瓶为装饰用瓷,多置于壁炉等位置上。
清乾隆广彩奥奇欧佛家族纹章纹盘
约1740年 直径22.7厘米
英国奥奇欧佛(Okeover)家族定制。盘心绘利克·奥奇欧佛(Leake Okeover)与妻子玛丽·妮可(Mary Nichol)联姻的纹章,盘沿四个开光内绘男方家族的盔饰及二人姓名的字母组合“L.M.O”。
奥奇欧佛家族为此专门聘请欧洲本土艺术家亚瑟·戴维斯(Arthur Devis)绘制了品质精湛的样板,仅样板绘制费就高达1英镑(相当于普通人两周的收入)。第一批订单时间为1740年,定制了70个餐盘和30个上菜盘,平均每件耗资高达1英镑,是普通纹章瓷定制成本的10倍,是大宗日用瓷器的近100倍。这套瓷器从样本设计、绘制,到家族的使用和珍藏,每一个环节都得到谨慎的对待。高昂的定制成本和无与伦比的精美绘工,使其成为纹章瓷之最。
清雍正广彩沃尔尼家族纹章纹酱汁杯
约1724年 宽20.3 厘米
酱汁杯模仿西方18世纪早期银器造型,由嘉德勋章院长乔治·沃尔尼(George Verney)男爵定制。杯身间绘中式杂宝纹。
纹章箴言译文:美德至上
清雍正广彩金家族纹章纹盘
约1726年 直径35厘米
英国政治家、法官彼得·金 (Peter King)男爵之女定制。系与她的父亲在1725年被封为奥卡姆的金男爵后,定制男爵冠冕的纹章瓷一同定制。1727年12月20日,东印度公司档案《广州日志》对金家族定制的两套纹章瓷进行了记录,记录其离开“珠江”,并详细记载了“奥古斯塔斯王子”号指挥官、船长弗朗西斯·戈斯特林的“私人贸易”物品,其中有5箱绘有金爵士和其他绅士纹章的瓷器。这套瓷器为铁红描金风格,巴洛克式纹章绘制极为精细,盘沿绘中国传统纹样。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北京本地宝】,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大运河博物馆】可获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预约入口、官网网址、开馆闭馆时间/区域、参观须知、交通路线、志愿者招募报名入口,以及特展介绍/观展指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