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单向空间
导语 想将一些文艺清新的小众杂志收入囊中,下面10间书店一定能满足你。除了杂志,也许还能觅到店主们精心选购的有趣书籍。
北京BEIJING
单向空间在文艺圈中知名度很高,在北京也已有三家分店,但一开始,它们的发展也非尽如人意。故事开始于2006年。那一年,几位任职于媒体的年轻人共同出资创立了单向街书店,书店的名字取自德国著名思想家本雅明的同名著作《单向街》。
他们创立书店不为盈利,只是想为自己和朋友寻觅一个能在一起享受阅读乐趣的地方。因此,刚成立的时候,书店选址在圆明园旁边的一个废弃画廊,位置很偏僻,不易寻找。
单向空间
2009年时,单向街书店迁址到蓝色港湾,却遇上店租爆涨,无奈之下,几位创始人只好在2012年时在网上发起“寻找一千名主人”的募捐活动,引起了热烈回响,单向街书店也从此扭转乾坤,人文主义理想的书店获得了新生。
装修很简约
书店的装修很简约,统一用白色或原木色的家具,没有丝毫多余的布置。一排排尺寸统一的书架整齐地摆放着多种多样的书,有传媒、中国研究、哲学、社会人类学、传记、杂志等等,其中独立杂志也有不少,比如《扭秧歌》、《lens》、《叁》,还有书店自己出版的杂志《单读》
由于几位创始人都任职于媒体,因此常常可以邀请到一些重量级的人物来书店办沙龙,其中不乏评论家、乐评人、作家、导演等,每次沙龙总能吸引很多读者前来参加。
现在,单向街书店已改名为单向空间,不仅仅局限在阅读的范围,这个空间提供了智力、思想和文化生活的公共空间,由单谈(沙龙品牌)、单读(出版物)、单厨(餐饮品牌)、单选(原创设计品牌)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