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改造后的北京四合院 拾回失落的四合院情结

导语 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外来人口的激增,都给这个城市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象征着权利与富贵的老四合院已经变成了群居的大杂院。好在还有那么一些人,带着对历史与建筑的崇尚,将四合院重新改造成不同的空间,也帮我们拾回失落的四合院情结。

  四合院博物馆

  民国第一名媛的客厅——史家胡同博物馆

  关键字:威廉王子、凌叔华、傅作义、洪晃、徐志摩、泰戈尔、林徽因

  在冰心讽刺林徽因的短文《太太们的客厅》发布十年之前,京城里就有另一个更高级的“流动的盛宴”,文人墨客称它为“大小姐的书房”,被称作民国文坛三大才女之一的凌叔华就是这间房的主人——史家胡同24号,进出过这里的人包括多情的诗人徐志摩,印度泰斗泰戈尔,文学巨擘陈寅恪……而现在,它已经成为整个史家胡同历史的一面镜子:2012年在英国王储慈善基金会的资助下被改造成了史家胡同博物馆,也是北京首家胡同博物馆,微缩复原了130多个院落。

  那些辉煌与失落,动荡与平静,这个传奇的胡同注定被历史注视。

  2015年3月2日,英国剑桥公爵威廉王子在北京参观北京史家胡同博物馆

  史家胡同博物馆位于全长700多米的史家胡同中段南侧,是个一进两重的四合院,两个院子通过一个月亮门相连。院门是古朴的棕色木门,灰墙灰瓦,白色大理石的门墩,门楣由老舍之子舒乙先生题写馆名。整个博物馆1000多平方米,设有8个展厅和一个多功能厅,各式各样的展品原样重现了当时的胡同生活。

  在史家胡同居住过的人,串起来就是一个中国近现代史,从清末名妓赛金花、民国卫立煌将军、到著名外交家章含之及其女儿洪晃,这个见证了世事繁华与落寞的宅院,只留待世人来匆匆一瞥远去的京华烟云。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本地宝产品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