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适合拍照的京郊古村落:柏峪村
导语 如今,生活与工作的忙碌,让心和身体都觉得烦累,不妨我们用眼睛去看看这个城市最古朴的景色,用心去感受当地村民的生活习俗,用脚去踏踏那片充满着淳朴的土地。京郊古村落,承载历史印记的斑驳记忆!
柏峪村
柏峪村是一个文物众多、历史悠久的地方。据民间传说,8000年前就有所谓柏峪原始人之说。战国时期秦灭燕,即派大将王翦,从大同经黄草梁下沿河。有文字可考的是元代,蒙古骑兵从黄草梁、天津关下沿河城。到明代,柏峪就成了军事重镇。
村落看点:柏峪村家家户户都有照壁,在照壁上或题写大字或画上水墨画。天津关,按史书上记载,当时与居庸关、紫荆关、龙泉关齐名,属保定府管。现存兵寨围墙一处,屯集粮草围墙一处,残碑一方,旗杆座一个,以及天津关附近的牛家村遗址的瓦块、残砖等。1963年整地出土一个大水缸,内有炭化小米半缸,水缸现存柏峪村内。在村北还有校场,墩台即炮台遗址。
村落特色:柏峪村中,自古以来就有唱戏的习惯,村中大人小孩,均可唱上一口。文化大革命前,从正月初一到初五在本村,一连唱五天五夜,歇人不歇场。从初六开始,走出去到别处唱。最红火时,曾在老北京大戏楼演出。现存剧种有梆子戏、秧歌戏和蹦蹦戏。传说,梆子戏是由山西传来,秧歌戏是由河南戍边移民带来。解放时,尚有剧目379个,现在由于村中人口锐减,再加上年轻人少,只有三十几个剧目了。但是那作派,那唱腔还都是一板一眼。这里有大礼堂,有道具、行头,乐器。游人们来了与老乡联欢,人少时来段清唱,人多时,演他一场,很有乐趣。民俗众多,样样讲究这里由于交通闭塞,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小文化环境,有很多的特殊民风民俗。
传统食品:柏峪的传统食品一般是粗粮细做,加以当地蔬菜,过去的看家菜主要为酸菜和咸菜两种,这里的菜没有污染,水又洁净,因此,酸而不坏,恰到好处。当地的豆腐席、南瓜席、野味席,可谓世间少有。尤其是野味丸子、农家的南味扣肉、糗糕米饭、压饸烙更具特色。柏峪的糗糕米饭是一种类似于腊八粥的主食。用料为大黄米,配上芸豆、红枣、核桃仁、花生米、果脯等(包括葡萄干),用温火长时间焖制而成,食用时也可以加一条羹红白糖作为佐料,若摆上一盘柏峪特产的酸泡菜,会更加强食欲,别有风味。
附近景点推荐:黄草梁自然风景区、龙门涧风景区等。
小贴士:
地址: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北12公里处
自驾:走阜石路至门头沟双峪环岛,右行上109国道,自川底下景区路口一直前行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