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螺寺景区一日游

导语 红螺寺一日游,愿我们终得应许之地,寻找那一份宁静与清闲!

  草长莺飞的季节,便开始或长或短的旅行。

  希望在路上,遇见最想成为的自己

  活力、朝气、欢愉,宛若新生。

  “南普陀,北红螺”

  我们遵从内心的神,攀登着生命之山,

  Across all the promised lans,愿我们终得应许之地。

  “男初一,女十五;男雍和,女红螺;南普陀,北红螺。”红螺寺的送子观音赫赫有名,年年身边都有人去红螺寺礼佛祈祷,这里的送子观音很有名气。求姻缘、求子嗣、求幸福……在生活中奔忙追求,在高山流水花木掩映佛寺中静心祈求。初春的阳光映照,万物生长,生命熠熠生光。

  快乐的沸点很低,悲伤的沸点很高,这不关薪水、手机、跑车、豪宅的事,关键是心态。晨露映曦,起行吧!

  位于怀柔的红螺寺,只要不堵车,去着真的是很方便,从东直门公交枢杻站867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全程票价12元,北京公交卡低碳出行打5折,所以5折后只需6元钱。我住通州,5:30分出发,牛仔裤、衬衫、相机、水、人民币就出发了。红螺寺离市区近,路上随时可以补充各种装备。事实证明,穿牛仔裤、衬衫爬山,是选择性错误!爬山还是要户外运动装才好!

  “首堵”赫赫有名,虽然在太阳公公晨炼的时候,捧着“辘辘”饥肠出发,但是依然没有避害开堵车。

  进了怀柔之后,拥堵之地下车,在飘散温暖的氤氲之气的早餐摊,喝豆浆、吃包子,顺便打开软件叫车。几乎是起车费,就能安抵目的地。

  烤虹鳟鱼是怀柔著名的美食。虹鳟鱼属冷水鱼类,原产于美国加州,必须在四季不断、水量较大的山泉中。酱猪蹄、清炖柴鸡、炸小鱼、油栗红烧肉、凉拌山野菜、贴饼子、菜团子、家乡肠、蒸红薯等健康美食,为我们的登山提供充足的能量!虽然烤虹鳟鱼声名远扬,但心中大爱的是油板红烧肉,油栗与五花肉相互结合,互相吸收,整个味道微甜带香,宛如我心中想要的生活的味道。

  对于住在北京的人来说,红螺寺并不陌生。几乎年年都来要一次,或礼佛、爬山、赏花、吃农家菜,这里总是会留下美好的印像。听说我要去红螺寺,朋友也要来。去年来求子,今年有身孕,想还愿,但是我真不敢陪孕妇爬山,再在劝阻。

  红螺寺建于东晋年间,是我国北方最大的佛教园林,世有“南有普陀,北有红螺”的说法,自古便是北京地区拜佛祈福的圣地。又有大量的植物,大多都有高龄,古树参天,寺内还有花卉和红叶可以观赏,“春看花、夏避暑、秋观红叶、冬赏岁寒三友”是红螺寺的特点。 红螺寺分为两部分,一为大殿附近的红螺寺主寺区和五百罗汉林,另一片是山顶的观音庙,传说观音庙求子极为灵验。整个寺内都有香火可供拜佛,香火钱并无要求,全看游客随缘。寺门前的山路上,有大字提示,“不要买香,寺内香免费”字样。但是大字标语下依旧有人在卖香、买香。事实告诉我们,“阅读"告示牌很重要!

  传说,佛祖释迦牟尼降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曰:“天上地下,惟我独尊”!

  青龙山响泉,溪水潺潺,瀑布顺流而下,如轻纱飞舞。高山杜鹃,陌野芳娇,苍翠欲滴,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关于红螺寺的诗很多,最喜欢的是明朝袁宏道的《初入行红螺崄》“凿天出古空,意匠穷刻露。赎取长古魂,幻作鬼工赋。霜岩透斑锷,石骨竦清怒。历劫至於今,雕镂不曾住。”

  红螺姐妹花VS放生鱼,静享着奢侈的日光浴。

  红螺寺的大弥勒佛。著名诗人白居易便是弥勒信徒。他组织了“一时上升会”,希望这个会的成员都能往生兜率净土。他本人在《画弥勒上生帧记》云:“愿当来世,与一切众生,同弥勒上生,随慈氏下降。生生劫劫,与慈氏俱;永离生死流,终成无上道。”

  在山路上,遇到拾荒者,他把普通的塑料水瓶插成了一面“旌旗”。一边拾荒,一边接摘取鲜嫩的叶子,也许回到家中,瓶子变现,而嫩叶则成为盘中美味。生活见众生便是如来!只有在尘土之中,才能掸去心灵的尘土。

  当我们透过一些观想,看自己的那些生活,去体会人与人之间的那一份联结时,你会发现生命是一件比你想象的还要玄妙的事情。生命从来都是面向未知的,全然积极的努力和抗争,而珍贵的希望能给你带来半条生命。希望虽然渺茫,但总归是有的,对于找寻的人,他总可以找到!

  春季风吹万物生 /花红叶绿草青青/桃花艳/李花浓 /杏花茂盛/扑人面的杨花飞满城!

  ——《花为媒 报花名》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红螺寺的植物------- 风姿绰约,待嫁少女般让人诗心萌人的御竹林;数百年死缠烂打的野蛮情侣古松和紫藤;寂寞淡然,相依相守百年的银杏夫妻……在山林中随着季节流转,争芳斗艳的粉红桃花;胜雪的梨花;娇弱的杜鹃则让山林生机盎然……山静寺宁,踏春寻芳的人来了又去,古刹前的层层台阶与蜿蜒山路,拒绝了车马的喧嚣,满面笑容的春花请我们收敛凡心,听泉寻芳,心灵敬拜天地神!

  晨光中的丁香,“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枝头散诞春。”

  千步连翘不染尘,降香懒画蛾眉春。 虔心只把灵仙祝,医回游荡远志人。

  大雄宝殿前的夫妻银杏树,已经有“独木成林”之势,因为它从根部长出了十个笔直笔直向上发展的枝干,而且这十个支干又有一个非常神奇的传说,当地人相传,每换一个朝代,这棵雄银杏树就从根部长出一个新的支干,现在是十个支干和一个主干。

  山门前的这片竹林为元代云山禅师所栽植,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据《怀柔县志》记载:清康熙32年(公元1694年)圣驾红螺寺降香,看到这片翠绿的竹林倍感新奇,即令身边的官员清点竹子的数量为613株,临走前叮嘱寺内的僧人和当地的官员要对竹林善加保护,以便他常来观赏,后来人们就称这片竹林为“御竹林”。

  元代《红螺山大明寺碑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微风夜听金锒铛,诸天卫法藤萝旁”,此景至少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俗话说:“藤缠松,松难生”,而红螺寺中的松藤却和睦相处了800多年,藤不离松,松不辞藤,相亲如初,所以它被称为“红螺寺三绝景”之一。可惜我们去的时候,花还没有开!

  “樱”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大雄宝殿前盛放的白玉兰,让想起席慕蓉的诗:”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树/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当你走近/请你细听/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那是我凋零的心。”

  猜猜看,你能在红螺寺找到什么?固然有了万能的淘宝,但是野游归来的手信,总是令人期待的!

  去一个地方,我喜欢先去它的农贸市场,或许因为我是标准的吃货一枚吧。红螺寺的市场毗邻停车场,所以客流如烟。商贩们是典型的北京人,性格大气爱逗焖子,买不买没关系,但是一定要品尝才是给面子。杮饼、杏干、地瓜干、核桃……价格小贵。

  摊主大叔口沫横飞地游告诉我,这就是《西游记》中,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的“人参果”。原来,这位大叔是孙悟空棒下逃命的老妖精!

  看着像砖头,实际是东北的大酱块。柏杨说中国文化是酱缸文化,“潭里的死水,就是中国文化的酱缸,酱缸发臭,使中国人变得丑陋。”柏杨的说法不敢苟同,不过学生时代,恨铁不成钢的老师常用“大酱块子脑袋”做形容词。这东西,外硬内软,北方少年打架不用它,都用砖头!看来,它除了与味蕾相亲相爱之外,做啥都被嫌弃!

  依台阶而上的大葫芦,50元一个。空窗葫芦,放在水里,点上蜡烛鱼儿就会自投罗网!

  APEC蓝下的,山顶视野。

  登山这一天恰好北京雾霾。高山之上,在心里打了个问号:“我在雾霾之上了吗?!”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本地宝产品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