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同里的酒店:宝钞胡同未名酒店
导语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深藏在胡同深处的主题酒店,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一晚,细品味,便觉出胡同文化主题酒店的“味道”了。
古乐悠远庭中闲
下榻处 宝钞胡同未名酒店
“未名”却有乐
宝钞胡同里有家四合院酒店,名曰“未名”,不禁惹人联想,这酒店和北大有什么牵连?原来这里的创始人真的是北大毕业生,专业是物理,却干起了酒店营生。
虽说是学理出身,但这串起客房、招揽生意的主题,却定位中国传统民乐。在院子里随处可见各种传统民族乐器,客人可以随意把玩。空气中飘扬的淡淡的悠扬乐声也是传统民乐,一曲琵琶唱罢,又一曲二胡登场,各领风骚。房间也以乐器为主题,正房是扬琴、琵琶,偏厅有笛子、二胡,每个房间内除了悬挂主题乐器之外,还会有竹刻的英文简介,给老外客人科普一点中国民乐乐理。
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小酒店,算不上很精品,但在设计上却堪称四合院改造的范本。小院的玻璃房采用波浪型设计,罩起整个院子,使得院落好打扫之外,又解决了采光问题,阳光太耀眼的夏日午后,天顶还有帆布帘可以庇荫。
歇脚的“家”
四合院讲究一家人往来无嫌碍,大家要多交流感情。改造成酒店之后,私密性往往不高。没关系,店家早就设计周全了,玻璃天顶向下延伸,在东西厢处分割出一个清新雅致的迷你小院,客人可以在里面荡秋千,喝茶看书。没有小院的房间,也有玄关相隔,足以令外国客人保有自己的私密空间。靠后山墙的房间,还有一个五六平米见方的“后院”,其实就是个天井,但正是这一片天地,总是能激发起住客的DIY精神,常有背包客像哆啦A梦一般,从背囊里掏出小烤架,在后院搞起自助BBQ。
未名酒店是私人生意,没有资本注入,陈设并不奢华,但却搞出了点家的味道。随处可见的小摆件,都不名贵,还略显凌乱,却像极了我们一点点做加法,营造起的私密小家。这里的工作人员,与客人的互动也不少,除了每周末的民乐表演之外,平日里工作人员便在院子里捞面、包饺子,好奇的外国人可以参与进来,包教不包会。忙掇一番之后,大家围桌而坐,一起品评饺子的美味,那些不成形的怪咖是谁的杰作,谁心里明白。中庭一隅还有文房四宝,鼓励客人在宣纸上练练描红大字。
这里也算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兰花并不好养,但是在中厅沙发背后,蝴蝶兰却在疯长,修长的叶子探出头来,搔弄你的后脑勺。一片和谐静气之中,总能够让人处之泰然。
西城区宝钞胡同甲38号(84025337);房价650元/晚起
宝钞胡同不乏潮店潮元素。
周边逛逛
宝钞胡同也有潮店
宝钞胡同实为讹音,原来是明代倒钞司的所在,是回收旧币,偿以新币的地方,老年间就是金融街了,自然是城市中喧哗热闹的所在,如今的宝钞胡同却多了几分清幽。Orchid旁边的老石饺子馆主打外国人餐饮,芝士馅儿的饺子卖得最火。
胡同也不乏潮店,宝钞胡同与鼓楼东大街的交会处,有家勺子家的店,店内主打独立设计师品牌,从衣着到瓷器、摆件,还有不少独立音乐人的唱片。胡同里的Modernista酒吧准确地说是一家爵士、慢摇吧兼电影院,在这里常有先锋电影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