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抗战纪念馆收藏介绍
导语 北京抗战纪念馆地址在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坐落在北京丰台区卢沟桥畔宛平城内,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将努力办成全国一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区、抗战史资料收集及研究基地以及对外宣传交流的重要窗口。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收藏介绍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文物藏品以1931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的各种历史文献和相关实物为主,同时也收藏日本自1874年以来侵略和占领台湾的各类文物,内容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历史侧面。截至目前,馆藏各类文物达两万余件(套),其中一级文物达百余件(套)。
建馆25年来,抗战馆在文物藏品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七七事变”文物组群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位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地卢沟桥宛平城内,卢沟桥抗战文物成为本馆藏品的一大特色。1985年修复宛平城墙时出土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29军士兵在卢沟桥抗战时佩戴的钢盔、帽徽,使用过的子弹、弹壳,29军士兵使用过的大刀,南苑战斗中镶有子弹的木桩,在南苑抗战中牺牲的佟麟阁将军使用过的砚台和字帖,冯治安将军使用过的闹钟、钢笔,29军军训团学员保存的南苑抗日纪念章,卢沟桥事变大画册等,这些组成了我馆七七卢沟桥事变的文物组群,是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有力见证。
二、重要人物的相关文物
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的壮歌,与他们有关的各类文物在展陈中则默默地诉说着这段历史,如戴安澜的铁汉印章、左权的望远镜、张自忠初葬处的石碑、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做手术时使用的医疗器械、外交九烈士之一的姚竹修的眼镜及名片、八百壮士谢晋元团长的纪念像章、小白龙白乙化的记事本、新四军政委廖海涛的绑腿、东北义勇军韩述彭的毛毯、许昌战役中牺牲的吕公良的望远镜、淞沪抗战中牺牲的旅长蔡炳炎写给妻子的书信、120师战斗报记者丁基生前的日记本、为表彰解救群众英勇牺牲的武委会主任田广生而颁发的“舍身取义”木匾、南侨机工彭海勇的奖状等。这些抗战中重要人物的相关物品,成为抗战馆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反映抗日战争史的部分篇章的重点文物。
三、抗战时期的纸质文物
在多年的文物征集过程中,纸类文物数量成为我馆文物之最,包括出版物、绘画、笔记本、地图、票据、书信、证件等,特别是抗战期刊,是我馆藏品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文物,这也是我馆文物藏品的特色之一。
四、侵华日军的武器装备
日军武器装备是日军侵华的主要罪证,我馆收藏有数千件的日军军事装备,如大炮、枪支、指挥刀、子弹、望远镜、水壶、饭盒、钢盔、背包、军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