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春季郊游好去处 通州漷县旅游景点推荐(图)
导语 北京春季旅游去哪?北京春季郊游好去处有哪些?北京郊游好去处,小编推荐北京的漷县。漷县位于通州区东南部,是一座具有两千年历史的京东古城,因曾设县治而得名。漷县古有漷县八景,今有生态观光旅游新四景,是北京郊区旅游的好去处。
提起北京的漷县,相信不少老北京也是一愣,没听说过北京还有这么一个县呢?其实,漷县不是县,它是通州区的一个镇,位于通州区东南部,是一座具有两千年历史的京东古城,因曾设县治而得名。历史上的漷县曾几经兴衰,汉代为镇,辽代升为县,元朝再升为州,明朝降为县,清朝降为镇,民国再降为村。历史上是南北漕运交通必经之地,素有“京东第一邑”美称。
通州的老人听到“四台八庙七十二眼井”,就知道说的是漷县。这里是京杭大运河之滨,也曾是南北漕运交通之腹地,和许多古代的京郊州县一样,漷县也有自己的八景,分别是:泮宫古槐、禅林宝塔、驻跸甘泉、远浦飞鸿、长堤回雁、晾鹰旧台、春郊烟树、白河渔舟。经过查阅资料,小编为您勾勒出当年“漷县八景”的胜景。
【历史】漷县八景
泮宫古槐:此景原在漷县村西北部文庙处。泮宫指学宫,就是文庙。为鼓励学子发奋读书,多在学宫内栽植国槐。唐代就流行这样一句谚语:“槐花黄,举子忙。”漷县学宫早在辽代就栽植国槐,壮观的庙宇同铁干铜枝生物郁葱古槐形成了幽静的学习氛围,形成了一个美景。明代刑部尚书董方就是漷县人。
禅林宝塔:位于漷县村西北部的佑国寺,该寺建于元代,园内高耸的砖塔与壮观的庙宇,苍松、昙花经幢和密林交相辉映。元世祖忽必烈曾经驻跸于此寺。
驻跸甘泉:此景原在漷县村外迤北佑国寺前古井处。“跸”指帝王车驾,“驻跸”指帝王出行,中途暂住。“甘泉”为一甜水井,因漷县地处低洼井多苦水,少有甜水井。
远浦飞鸿:此景原在塘头村西宽阔水泊处。“远浦”是指面积广阔的水泊、水塘,“飞鸿”是指飞翔的天鹅和大雁。此处在辽时改称延芳淀。元几代帝王均在此游猎,并在附近柳林行宫办理朝政。
长堤回雁:此景原在漷县村北港沟河西堤处。长堤实则为北齐修筑的土长城遗址,深秋时节,北方的小燕飞回南方越冬,四面八方的紫燕汇聚于长堤古树上,成千上万,飞起飞落,蔚为壮观。
晾鹰旧台:此景位于今永乐店镇德仁务村,古代为漷县辖区。“晾鹰”指辽、金、元三代帝王将海东青立在臂上肩头休息。此台东南走向,长约500米,宽约80米,高十余米,是自然形成。文革后,此台被破坏严重,只余其西北端一部,仍有古韵,是通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春郊烟树:此景原在漷县村东运河沿途树林和运河西岸榆林庄附近的一片树林。为保护河岸,明代在榆林庄附近栽种了许多榆树,并派吏役管理保护。站在漷县城楼向东远望,春天的郊野烟树丛丛,静谧美妙。
白河渔舟:此景原在漷县村东京杭大运河处。“白河”唐代称“潞河”,元代称“白河”,清称为“北运河”。此景主要描述白河从早至夜的河面情景。
因曾作为县治,故有漷县城池和护城河,如今漷县八景虽然已看不全,可是护城河遗迹以及漷县东门桥,还有流传至今的传说仍然向世人诉说着“京东重邑”的往昔。
专题推荐
》》》通州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