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改编ip电影:十二公民/恋爱排班表

导语 栀子花开、烈日灼心、张震讲鬼故事等这些都是IP电影,那么,IP电影到底是个什么鬼?

  NO.4

  由话剧改编而成的电影 银幕“话剧”彰显艺术能量

  代表作:《十二公民》《恋爱排班表》

  很明显,在电影圈里,话剧IP电影“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偏要靠才华”,这是它甚嚣尘上之后给人留下的某种印象。之前《十二公民》的导演兼编剧徐昂,便是话剧导演出身,《十二公民》是他的电影导演处女作,虽是根据经典美国影片《十二怒汉》改编,但全剧却活灵活现地表现了话剧的舞台风格。有人评价说,《十二公民》是具有国民气质的一部电影。只靠一个几乎不换背景的银幕“话剧”,成功地写活了十二张嘴,深入探讨了中国社会的贫富分化问题,让来自不同阶层的十二个人,最终艰难地达成了价值共识,从而赢得关注,获得成功。

  《恋爱排班表》则是话剧IP的另一次疯狂逆袭,这部据说灵感源自英国闹剧《奔向你老婆》的荒诞喜剧,曾多次改头换面登上北京、上海话剧舞台,屡创奇迹,最终改编成电影。话剧IP基本有一个共性,场景并不丰富,但故事的矛盾冲突非常强烈。《恋爱排班表》以黑道、丑闻、三角恋和各种“笑弹”为噱头,配以许晴和车晓的颜值,再加上话剧独有的空间调度与台词运用,让各种阴差阳错,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情节一步步聚拢在同一屋檐下,持续发酵。

  话剧元素的成功移植,无疑将产生巨大的艺术能量。这部电影的故事核,说到底是一个探讨双人床如何能睡得下三个人的故事,它探究的两性伦理问题,可以说是文艺作品永恒的母题。譬如张爱玲就曾说过,也许每一个男人总会穿梭在红白玫瑰的女人世界,环肥燕瘦,取舍难抉。《恋爱排班表》中的男主“张立国”显然活脱脱地演绎了这种尴尬,捧腹大笑过后,其“渣男渣女”的思考,让一部分人愤怒,一部分人颤栗。然而这似乎并不是一部严肃探讨爱情是非,指导三观的电影,一个精明的电影创作者,不再企图让观众走进影院接受拷问,而是在接受美学上下足功夫,让观众在欢笑中,情不自禁地滑进故事的圈套,让一千个人看到一千个哈姆莱特,各取所需。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本地宝产品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