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幸运》影评:三种苏菲,三种女人

导语 电影《非常幸运》好看吗?小编为您整理《非常幸运》影评汇总,一起来看“国际章”是怎样扑倒男神的!《非常幸运》是一部具有国际视野的新型爱情喜剧片,也是《非常完美》的第二部,故事将延续《非常完美》时尚、刺激、惊险的爱情喜剧元素,女主角苏菲将展开一段冒险之旅。

  《非常幸运》影评:三种苏菲,三种女人

  

  @赵猪

  傻大妞苏菲又来了。非常系列第二部,《非常惊喜》更换了男性导演,形成了奇特的局面——一部由男人操刀的旁观女性电影,塑造出一个逼近客观视角中真实现代女性的角色,一个正在变成“苏菲”,又在逃避“苏菲”的苏菲。

  三种苏菲,分别是Sophie,苏菲和“苏菲”。

  Sophie的英文本意是智慧,指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处理事物的能力,它更强调一种主观的个性心理特征对于客观世界的适应性,而且,这种特征必然通过具体的活动才能表现。也就是说,所有的智慧,其背后必然有现实活动作为根据,智慧不是一纸空谈。广义上,智慧的用途是正确地判断目标,选择正确的方法,达成正确的结果。从这个角度理解,Sophie指的是在生产生活中最为实用的女性——并非单纯的思维模式理性,而倾向于实用,或者说社会型女性。成为Sophie,是现代社会对女性在公共环境中等同于男性的要求,这种要求在随着社会格局的变化而日益增等同。

  中文名苏菲,“菲”字本意指的是花草香气浓郁的状态,一种普世的、传统的、关于女性的美好状态的描述,甜美,清新,活力,温柔,善良,快乐,健康,美丽,青春,可爱,迷人,多为感性的形容词——这些词语对于社会生产的帮助不大,它们在亲密的而非广泛的人际关系(含有实用目的)中,起到很大的作用。苏菲是一种感情动物,家庭动物。成为苏菲,是很长一段历史过程中,传统社会对于女性的基本定位,当下,这种要求并未因为社会的变革而消失——它同哲学、道德、伦理、生物学、社会学、甚至达尔文的进化论通通挂钩,根深蒂固。如果放弃苏菲的身份,会造成很多层面的现实中的麻烦——同时,对于女性本身,也将撼动其迄今为止区别于男性最大的功能特质,丢失原本就匮乏于男性的存在感。

  可以说,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Sophie和苏菲这两个含义截然不同的名字结合在一起,衍生了一个新的单词,甚至是一种新的性别,叫做“苏菲”。所有在“苏菲”这个种群中的“女人”,都有两重身份,体现着现代女性最赤裸的矛盾根源——同时满足社会生产与家庭关系的需求。这意味着,客观上,她们的大脑要为不同的事物开动两套运转方向相反的程序,她们的心理需要具备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而这,不可能存在。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真正意义上做到同时踏入两条河流,在这一点上,女人面对现实情况时,与德谟克利特没有任何实质区别。当女人选择同时满足两种需求,而不是用两种心态交替面对各自对应的单一问题,她们会变得像所有精神病人一样,产生行为错误,并因为后果而受到强烈的精神刺激,有时候看起来神经兮兮。

  于是很多女人选择了像片中的苏菲一样,藏起自己的理性(准确的画工,准确的思考),遵从最简单的感性指挥,依靠男性来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结果是不断的错误行为,总能带来看上去“侥幸”的胜利——这是一种假象,在影片中,为此买单的是导演和编剧所塑造的巧合,事实上,自始至终,她都没有真正意义上参与片中抢夺钻石的游戏,就像大多数女人一生都没有真正意义上像男人一样深度地参与社会活动一样,即便是工作型的女人,她们的主战场和培养皿,都是家庭。但这样的假胜利,带来的存在感是真实的:像苏菲一样感性,可以收获充足的安全感,如果不仔细用脑去注意,那些胜利似乎就是通过苏菲错误的行为而获得的,而并非巧合。

  这种完美的骗局,为非常系列应得了一部分观众——不光是女观众,男性观众也会因为这种“智慧的隐藏”而对片中的女性更为亲睐。真正的“苏菲”形象,是另两性都不寒而栗的。《失恋三十三天》、《一夜惊喜》、《当北京遇上西雅图》……几乎所有成功的商业女性电影,都是通过类似的手段,来迎合女性的存在感。

  电影可以塑造一个假象,但生活不允许这样。在现实中,为苏菲状态买单的是与她存在亲密关系的男人和家庭——他们不断替代苏菲们从事单凭缺乏智慧的感性心态无法完成的行为,并以此为责任,交换苏菲稳定的家庭维护作用。这种安全感,对于身处现代环境中的大多数女性是不够的——由社会外部带来的存在感更加实在,具体,而她们无从获得,像男人们那样,她们与枪战凶杀这些激烈行为相距遥远,与财富、权利的距离亦受到精力与心态的限制,名利场同样需要深刻的社会投入,这些都是女人所匮乏的,却又是当下主流价值观所认可的存在印记。

  越来越多真实世界中的女性选择电影,选择文学,选择服饰等等一切来寻找自己的存在感,确定自己的定位,但以感情为主打的题材,总会让“苏菲”和Sophie型的女人在行动察觉到失落感——其中的女性最终会退居回苏菲的身体里,对外的行为受到限制,收获超现实的内心满足。现实经验告诉女性,这种超现实的爱,在男性身上很难寻觅到。

  关于“苏菲”的电影,究竟是什么样的?那是三分之二女性在面对荧屏时根源的恐惧与欲望。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本地宝产品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