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幼升小、小升初就近入学使生源多元 如何科学教学

导语 北京幼升小、小升初就近入学及划片入学使生源更多元,那要怎么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分配不同难度的题呢?本地宝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看看专家的解读。

  学校应注重多样化建设

  薛丽霞(北京市东直门中学校长):在生源多元化的背景下,学校在未来发展中,会更加注重自身的特色和多样化建设,也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获得,最终使每位学生都能健康成长、不断进步,个性发展。学校要建构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新生态,不仅要关注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更要关注学生提升了多少,掌握了哪些能力,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以往,惯于“掐尖”录取,致使一些优秀生源过度集中到这些“大校”“名校”里,既打破了学校内部教育生态的平衡,也致使校际发展出现明显差距。今后,这样的发展状况将得到根本的缓解。在“因材施教”基础上的“加工能力”,将成为学校未来新的生长点。

  专家声音

  分层培养让学生有“获得感”

  梁威(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研究院执行副院长):随着北京市招生考试和入学政策的调整,很多学校的生源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学校要在“因材施教”基础上,通过分层教育让学生更有“获得感”。

  生源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管理,如何让学校成为不同学生个性成长的舞台?面对学生的差异,学校在课程安排、教师调度、班级编排、学生管理、教学设置配套等方面都要与时俱进地进行调整,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培养规律,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方式渐成教学新常态。

  为了引导教师更好地关注学生差异,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我院进行了“关注学生差异 关爱学生发展”的专项研究。项目学校从基于班级的发展校本研究和学科教学两个层面开展研究。在实验中,教师们关注学生个体,尤其是后进生,开展分层培养、因材施教,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本地宝产品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