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幼升小、小升初就近入学使生源多元 如何科学教学
导语 北京幼升小、小升初就近入学及划片入学使生源更多元,那要怎么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分配不同难度的题呢?本地宝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看看专家的解读。
导师帮带关爱特殊学生
宛然(北京市第九中学分校):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我校建立了“导师帮带”制度,由班主任牵头,各科教师参与其中,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
在每周例会上,我都会将自己的做法如实向导师组其他成员汇报,大家相互交流,对个别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做到了如指掌。北京幼升小导师组成员还会步调一致实施激励性评价,做到善于发现学生的闪亮点。当学生的学习不尽如人意时,教师可从其他方面给予鼓励诱导,例如表扬学生的字迹工整、回答问题声音洪亮等,让学生在表扬和激励中找到自信。
为了让个别学生和其他同学一样,每天按时上交作业,导师组中任课老师专门制定了针对他的作业,是在他的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范围内能够完成的作业。如:数学老师针对课上授课内容,为他出三道基础题,作为家庭作业等。
我们还以《导师工作手册》为依托,及时记录学困生完成学习作业的情况、上课表现及遵守纪律等情况,达到对学困生的充分了解,是下一步开展工作的依据;还要允许学困生出现反复,做好他们再次犯错的心理准备,发挥对其跟踪教育的作用。
校长观点
优质教育应“不拘一格育人才”
刘可钦(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校长):中招改革将有利于平衡各学校的生源。作为校长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因为真正的优质教育应该“不拘一格育人才”。
促进教育均衡的目的和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办学质量上,体现在学生发展上,体现在立德树人上,而这也正是创建教育新生态的重要内涵。创建区域教育发展和运行的新生态,首要的是要建立有利于学生健康、快乐、有尊严地成长的“绿色”环境,这是构建良好教育新生态的价值取向。
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健康成长的支持系统,提升学校的“加工能力”,不仅表现在学校要着力于建设多样化的课程、有效的教与学方式、科学的评价机制等,更重要的是,要从校园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建设上为学生提供成长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