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发展历史状况回顾

导语 1957年,北京地铁的最早规划出炉,其中包括一条环线与7条其他线路,共172千米,有114个车站。其中两条线路被选中最先动工。其中东西向线路沿长安街建设,起始点分别为五棵松与红庙。另一条南北向线路起自颐和园,经西直门、西四和中山公园后终于北京体育馆(今国家体育总局)。这两条线路被选中的原因,是因其经过的国家机关较多。然而,第二条线路直到四十年后4号线动工才真正开始修建。

  2001年至今

  飞速发展:2001年7月13日,北京获得了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权,极大地推动了北京地铁事业的发展。2002年至2008年,北京计划投入638亿元建设地铁。为了实现2015年建成总长561千米的19条线路的目标,北京将会投入总计达2000亿元的资金。

  随后北京地铁开通的新线路是城市北部和东部的两条地面及高架线路。2002年9月28日,连接城市北部的半环线13号线自西直门至回龙观的西半部分开通,2003年1月28日全线贯通运营。八通线作为1号线向通州区的延长线,于2003年12月27日开通。这两条线是在1999年和2000年年底开工的。2004年,地铁年载客量达到了6.07亿人次的新高。

  5号线在2007年10月7日通车运营。这条线路的建设始于2000年9月25日。在5号线开通当天,地铁票价从3元至5元不等降至单一票价2元,且可以随意换乘任何线路。低票价使得北京地铁在2007年亏损6亿元。北京市政府通过补贴地铁运营公司的方法填补亏损,以鼓励市民乘坐地铁,减少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2007年北京地铁共运载旅客6.55亿人次,北京市政府平均每车次要补贴0.92元。

  在新线不断开通的同时,老线也在进行更新改造工程。北京地铁对1号线和2号线各站站厅进行了改造,增设了乘客服务中心,车站导向标志和卫生间也进行了改造。另一方面,1号线和2号线在不中断运营的情况下,完成了车辆、信号、通讯、供电、机电、线路等系统的改造,购买了新列车,缩短了发车间隔。2号线还实现了有人看护下的自动驾驶。老线改造总投资达84.3亿元。 2008年6月9日,作为改造的成果之一,北京地铁启用自动售票系统,人工售出的纸质车票停用,取而代之的是非接触式IC卡车票。乘客只需在地铁出入口的自动检票机上刷一下车票或是“一卡通”即可完成进出站。

  2008年7月19日,10号线一期、8号线一期(奥运支线)、机场线同时开通试运营以迎接8月的奥运会[29]。由于这三条新线的开通,8月22日,北京地铁日客流量创下新高,达到492.2万人次。北京地铁当年的客流量增长了75%,达到12亿人次。

  2009年9月28日,4号线正式开通,成为继5号线之后第二条南北大动脉。这条线路是在港铁公司与北京市政府的共同投资下,于2004年开工的。

  2010年12月30日,15号线一期一段(望京东站暂缓开通)、昌平线一期、大兴线、房山线(大葆台至苏庄段)、亦庄线(亦庄火车站暂缓开通)等5条通向郊区新城的线路开通试运营,北京地铁里程一次增加了108千米。这几条线路均是在2008年11月中国政府宣布经济刺激计划后,提前开工的造价较低的以地上高架为主通往郊区的线路。

  2011年12月31日,8号线二期北段、9号线南段(丰台东大街站于次年10月12日开通)、15号线一期东段和房山线未开通的大葆台至郭公庄段开通试运营,除了15号线以外的三条线路都是为了缓解北京交通拥堵而提前开通的。

  2012年12月30日,6号线一期、8号线二期南段北土城至鼓楼大街段、9号线北段和10号线二期(C型;以上各线多座车站暂缓开通)开通试运营,北京地铁网络大规模扩展,同时结束了房山线和9号线脱网的尴尬局面。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本地宝产品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