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首条自行车高速全长专用路出入口及亮点
导语 回龙观至上地自行车专用路开通试运行,构建连接回龙观与上地地区的绿色交通走廊,北京首条自行车高速,一起来看看吧~
回龙观至上地自行车专用路开通试运行,构建连接回龙观与上地地区的绿色交通走廊。市交通委表示,开通后,自行车专用路将直接服务于沿线约1.16万通勤人口,30分钟内可从昌平回龙观骑行至海淀上地软件园。
自行车专用路全长6.5公里
回龙观至上地自行车专用路东起昌平回龙观同成街与文华路口,西至海淀后厂村路,全长6.5公里,专用路全程共设置了8个出入口,出入口平均间距约为780米左右。
专用路出入口对应相交道路具体如下:
出入口编号 |
相交道路 |
出入口形式 |
起点 |
文华路 |
路面骑行 |
① |
文华西路(回龙观站) |
推行坡道,设助力系统 |
② |
育知东路东侧辅路(回龙观站) |
推行梯道,设助力系统 |
③ |
育知东路西侧辅路 |
推行梯道,设助力系统 |
④ |
育知路 |
推行坡道,设助力系统 |
⑤ |
京藏高速东侧辅路(龙泽站) |
推行坡道,设助力系统 |
⑥ |
京藏高速西侧辅路 |
推行坡道,设助力系统 |
⑦ |
龙域西一路 |
路面骑行 |
⑧ |
龙域中街 |
路面骑行 |
新建终点 |
西二旗北路 |
路面骑行 |
自行车专用路7大亮点
1、潮汐车道中午换方向
走上宽6米的自行车专用路就会发现,整条路已经被颜色分为了三个部分,其中,两边的绿色车道是正常行驶车道,最中间的橙色车道便是潮汐车道。和普通的道路一样,自行车专用路靠右行驶。而中间的潮汐车道则以中午12点为界,早高峰时段开放给东向西方向通行,晚高峰时段开放给西向东方向通行。
2、入口上下坡有助力系统
为满足不同骑行者的使用需求,在沿线8个专用路进出口中,6个桥梁出入口坡道上设置了自行车助力装置。在使用助力系统时,只需要把自行车轮胎放入凹槽中,助力系统就会启动,骑行者只需扶着车把,就可以轻松把车带上高架桥。
3、路上骑起来更平顺
全线除了起点段和拐弯处,坡度不超过1%,中途骑行过程不会有明显的费力爬坡感受。
在路面方面,自行车专用路采用了双层结构,下面一层是沥青,上面一层是陶瓷颗粒。陶瓷颗粒有点儿像操场的塑胶跑道,为骑行提供摩擦力,下雨过后路面也不会打滑。
4、出入口辟出双层停车架
在自行车专用路,不仅车能骑得顺,也有地方停。在回龙观,每个专用路的出入口,还专门辟出了停放自行车的区域,里面安装的全部是立体双层自行车架。底层停车架可以水平拉动,上层停车架可以通过黄色扶手垂直移动。
此外,路旁公共区域的单车停车区还可提供了8600余个停车位,未来还将通过施划电子围栏的方式,规范共享单车停车。
5、电单车、老年代步车“禁止通行”
配合着自行车专用路的开通,北京市交管交通部门还发布了这条路专用的“交规”。其中明确禁止行人、电动自行车及其他车辆进入。
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主任乔晓军介绍,自行车专用路开通后的第一个月为试运行阶段,考虑到可能出现摩托车、电单车和行人上道的情况,将会在出入口增派看护人员进行管控。
为了避免电动车违规驶入,出入口还设有可升降的阻车桩。早晚高峰的时候把它降下来,提供一个比较畅快的通道。非高峰时段,再把它升上去,也可以阻止电动车驶入。
6、跨京藏高速有了防风装置
在跨越京藏高速的路段,细心的市民会发现,专用路两侧的挡板相比其他路段明显长高了不少,最高处约有2米左右。据设计人员解释,这是防风挡板。自行车专用路全程中,只有跨越京藏高速的这部分路段恰好在通风廊道上,为减少风阻,方便骑行,在这部分桥段加高安装了防风装置。
此外,在京藏高速这一路段,最重要的设计是在北侧增加了人行过街功能,解决了京藏高速两侧行人过街的问题。未来行人从这里穿行,要比走南侧天桥节省约20分钟。
7、桥上桥下处处是风景
自行车道两边的挡板也有设计上的小心思,板面是镂空设计,可从中看到路边风景。因为紧邻绿地,郁郁葱葱的行道树从栅栏上方冒出,向西骑行,还可以见到不远处的西山,给骑行带来不少乐趣。
沿着自行车专用路高架段,昌平区还打造了一条城市绿道和自行车主题文化公园。绿草茵茵下,一条长长的步道给周边居民提供了休闲健走的空间。到了正午时分,自行车高架的阴影正好能遮挡住炎炎烈日;而到了晚上,高架箱梁下方的灯光也将开启,为晚上遛弯的市民提供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