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国家大剧院纪念京剧大师杨宝森110周年诞辰系列演出

导语 国家大剧院纪念京剧大师杨宝森110周年诞辰系列演出来袭,为期四天,感受京剧大师的魅力~

  国家大剧院纪念京剧大师杨宝森110周年诞辰系列演出

  时间:2019.05.16-05.19

  场馆:北京 | 国家大剧院-戏剧场

  票价:300元—580元

  官网购票入口:http://www.chncpa.org/

  演出介绍

  1、5月16日:“一轮明月”——京剧名家演唱会

  纪念演唱会取题“一轮明月”,语义双关。杨宝森先生代表剧目《伍子胥》《杨家将》《捉放曹》中,均有首句为“一轮明月”的二黄慢板唱段,杨宝森唱来各具特色,脍炙人口,成为杨派的经典唱段,广为流传。杨宝森本人的嗓音,亦异于常人,被誉为“云遮月”,即起初状态平平,好似明月被乌云遮挡,似隐似现。随之愈唱愈亮,韵味浓郁,唱至酣畅之处嗓音宽厚纯亮,犹如一轮皓月当空,达到至美境界。

  2、5月17日:京剧全部《伍子胥》(《战樊城》《长亭会》《文昭关》《芦中人》《浣纱记》《访专诸》《鱼藏剑》《刺王僚》《打五将》)

  京剧《伍子胥》又名《鼎盛春秋》,包括《战樊城》《长亭会》《文昭关》《芦中人》《浣纱记》《鱼藏剑》《刺王僚》《打五将》等折,每折亦可单独演出,曾是汪(桂芬)派代表剧目,谭派亦有不同演法。汪桂芬之后,其传人王凤卿经常演出《文昭关》《鱼藏剑》等剧目,王凤卿息影,汪派唱法亦脱离了时代舞台,该剧逐渐没落。

  1942年,杨宝森通过教育家王瑶卿的帮助,以汪派为蓝本将剧本进行整理加工,自出机杼,将汪派唱腔以余派唱法展现,《战樊城》中的“一封书信到樊城”“兄长说话欠思论”、《文昭关》中的“恨平王无道乱楚宫”、“一轮明月照窗前”、《浣纱记》中的“豪杰打马奔吴国”、“未曾开言心难过”,《鱼藏剑》中的“姜子牙无仕隐钓溪”、“子胥阀阅门楣第”、“富贵穷通不由己”等数十段脍炙人口的优美唱段,囊括了西皮、二黄、反西皮等京剧主要板式,该剧繁重的唱念亦展现了杨宝森的非凡功力。《伍子胥》是杨宝森与其堂兄著名琴师杨宝忠、著名鼓师杭子和的精心杰作,创造性地发展和延展了诸多绚丽多彩的唱腔,丰富了老生演唱艺术。《伍子胥》的诞生,是“杨派”艺术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杨宝森艺术创作的代表剧目。1943年元旦,全部《伍子胥》在上海天蟾舞台首演,从《战樊城》起至《打五将》止。由于剧目篇幅较长,加之杨宝森身体羸弱,他的艺术生活后期演出《伍子胥》即从《文昭关》起,到《刺王僚》止,《战樊城·长亭会》除留有录音外,很少演出了。

  本次纪念杨宝森先生110周年诞辰演出的全部《伍子胥》,最大程度上恢复了杨派全部《伍子胥》的演出内容,邀请北京、天津、上海等三地杨派传人及艺术家同台联袂演出,以此缅怀京剧大师杨宝森先生。

  3、5月18日:京剧《击鼓骂曹》《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

  京剧《击鼓骂曹》

  《击鼓骂曹》系京剧传统剧目,亦称《打鼓骂曹》或《群臣宴》。根据《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祢正平裸衣骂贼”部分内容改编,是谭鑫培、余叔岩等拿手杰作,也是杨宝森的代表剧目。杨宝森童年时期即演唱《击鼓骂曹》,直到艺术生命的晚年依然不断演出,经常与《洪羊洞》同唱。他塑造的祢衡形象儒雅清高,满腹经纶,高傲刻薄,不畏强权,把一个怀才不遇又桀骜不驯的名士刻画得入骨三分。该剧包括了京剧的西皮主要板式,并有大段念白,对演员唱念功力要求极高,除繁重的唱念外,“三通鼓”和“夜深沉”的击鼓是该剧的一大特色,《击鼓骂曹》是杨宝森平生杰作,达到极高的艺术水平。

  京剧《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

  《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简称《失·空·斩》,有时亦称全部《空城计》,此剧取材于《三国演义》,是谭鑫培、余叔岩的代表剧目。杨宝森自少年时期即演唱《失·空·斩》,以童伶饰诸葛丞相,身份气度老成持重,被视为奇才。他一生的各个时期,《失·空·斩》均被他作为在各地的“打炮戏”和招牌戏不断演出。经过杨宝森一生的不断打磨,到其晚年,演出该剧已经炉火纯青,舞台上俨然诸葛武侯在世,令观众叹为观止。虽然该剧并非杨宝森独有的剧目,但他却把此戏唱出了高品位、高水准,塑造了鲜活诸葛亮的艺术形象。其留下的全部《空城计》的照片和不同版本录音,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4、5月19日:京剧《杨家将》(李陵碑·清官册·审潘洪)

  京剧《杨家将》,通常由《金沙滩》《李陵碑》《审潘洪》等折组成,其中《李陵碑》(又名《托兆碰碑》)《清官册》(又名《调寇审潘》)两折是老生唱念的重头戏,也是杨宝森的招牌剧目。全部《杨家将》中,杨宝森一人分饰两角,即前饰《李陵碑》中的杨继业,后饰《清官册》中的寇准,《李陵碑》中“叹杨家秉忠心大宋扶保”的成套反二黄唱腔,是该剧的核心唱段,亦是杨宝森上承谭余、下启后学的经典之作;《清官册》中“一轮明月早东升”的成套二黄唱腔和审潘洪时的大段念白,对演唱者功力要求极高,杨宝森唱来举重若轻,显示出其非凡的艺术功力。

  著名教育家王瑶卿先生赠与杨宝森雅号“杨失伍”,除《失空斩》和《伍子胥》外,“杨”字含义颇丰:除杨宝森本人姓杨外,也代指他擅长的诸多剧目,如《洪羊洞》中的杨延昭、《四郎探母》中的杨延辉,尤其著名的既是这出作为精品保留剧目,不断上演的《杨家将》。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北京本地宝】,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国家大剧院】可获国家大剧院参观购票入口、演出购票入口、40元看周末音乐会购票入口、参观门票价格、参观推荐及交通指南等。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本地宝产品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