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锣鼓巷有什么胡同?南锣鼓巷胡同结构布局介绍(图)

导语 南锣鼓巷东西各有8条胡同整齐排列着,从南向北,西面的8条胡同是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儿胡同、帽儿胡同、景阳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楼苑胡同;东边的8条胡同是炒豆胡同、板厂胡同、东棉花胡同、北兵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圆恩寺胡同、后圆恩寺胡同、菊儿胡同。

  在元大都“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城市格局中,南锣鼓巷是“后市”的组成部分。元代,以南锣鼓巷为轴线,东侧地区属昭回坊,西侧地区属靖恭坊。明代属昭回靖恭坊。清代乾隆年间属镶黄旗,光绪末年至宣统年间属内左三区。民国时期属内五区。

  南锣鼓巷南北走向,东西各有8条胡同整齐排列着,呈“鱼骨状”,延续自古以来的“棋盘式”格局,整个街区犹如一条大蜈蚣,所以又称蜈蚣街。据说以前在南锣鼓巷的最北处有两眼古井,恰好就成了这条蜈蚣的两只眼睛。这种整体肌理的胡同、四合院形态,正是元大都棋盘式城市建筑格局的具象体现。

  南锣鼓巷街区北边是鼓楼东大街,南边是地安门东大街,西边是地安门外大街,东边是交道口南大街。由这4条街围合的这块长方形地块,正是元大都的两个坊。以南锣鼓巷为界,东面是“昭回坊”,西边是“靖恭坊”,南锣鼓巷是两坊间的分界巷。

  从南向北,西面的8条胡同是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儿胡同、帽儿胡同、景阳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楼苑胡同、后鼓楼苑胡同、南下洼子胡同等;东边的8条胡同是炒豆胡同、板厂胡同、东棉花胡同、北兵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圆恩寺胡同、后圆恩寺胡同、菊儿胡同。这些胡同在元朝时没有名称,名称是明朝以后逐渐演变来的。比如菊儿胡同,明代叫局儿胡同,后来改称橘儿胡同,清代宣统时才称菊儿胡同,后延续至今。

  南锣鼓巷周围胡同介绍里坊是中国古代居住区组织的基本单位,也是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单位。在先秦称为“里”、“闾”或“闾里”。从北魏开始,出现了“坊”的称呼。元大都规划设计时仍延续了里坊制,全城分为50坊,坊与坊之间是宽阔平直的街巷,犹如棋盘。明朝时,将北京划为28坊,两坊合并称“昭回靖恭坊”。清代属镶黄旗。元大都里坊构造在800多年的历史变迁中,也已面目全非,但是,南锣鼓巷地区却还极为完整地保存着元大都里坊的历史遗存。胡同格局那么完整,胡同里各种形制的府邸、宅院多姿多彩。

  下面挑选一些特色胡同介绍给大家:

  1、东棉花胡同

  进胡同口不远便是中央戏剧学院,这里培养了我国一代代的话剧与影视明星,陈宝国、陈道明、姜文、巩俐、章子怡等都曾在这里学习生活。

  2、雨儿胡同

  位于东棉花胡同对面路西的雨儿胡同,路北13号院的“北京市美术家协会”曾是国画大师齐白石的居住地。

  3、圆恩寺胡同

  圆恩寺胡同13号为茅盾故居,院子中矗立着茅盾先生的半身塑像,周围的房间是茅盾生平展览。

  4、南锣鼓巷酒吧街

  如今的南锣鼓巷是北京一条非常有特色的酒吧街,整条酒吧街以四合院小平房为主,门前高挂小红灯笼,装修风格回归传统、朴实,遵实于四合院的氛围和格调。

  5、炒豆胡同、板厂胡同

  炒豆胡同西口不远77号为东城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僧王府”——清代僧格林沁的王府,原府规模很大,前门在炒豆胡同,后门在板厂胡同,纵跨两个胡同。

  6、黑芝麻胡同

  黑芝麻胡同13号是清末四川总督、兵部尚书奎俊的府邸。

  7、菊儿胡同

  建筑大师吴良镛主持设计的菊儿胡同危房改造工程位于胡同中部,楼房2至3层,黑瓦白墙,围合成一个个小院落,既有江南民居的秀丽,又有老北京四合院的神韵,和周围的建筑风格也十分协调。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本地宝产品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