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儿第五站:湖南平江福寿山探奇(游记)

导语 爸爸去哪儿第五站去哪?爸爸去哪儿第五站拍摄地点:湖南平江福寿山。福寿山风景区集山秀、水美、林幽、石奇于一体,含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福寿文化在一起,是建设生态旅游、避暑度假、休闲疗养、登山探险、水上游乐、民俗文化、红色教育等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景区的理想之地。

  白水坪古观废墟

  此次上福寿山,是避暑大逃亡,匆匆而来。想象中,此地与南岳气候地貌相似,自然山水是丰富的,人文景观恐怕是空白。

  谁知我们与福寿山有缘,上山与当地老人攀谈,才得知这僻远山峦,曾有长时间的繁华,寂静莽林,也经历过喧闹的岁月。

  斛桶峰前30里石子路,明清时期是平、浏必经古道。古道两边,每逢风景绝佳处,古树丛中恰到好处地点缀着紫竹观、安平寺、太阳庙、寒婆坳庙、祖师岩庙。岁月沧桑,有的古建筑只留下了若隐若现的遗迹。

  祖师岩庙存在至今巍然屹立于平、浏交界的千丈绝壁上。陡壁半腰,凿眼斗榫,庙基便凭空悬在横石梁上。工程险绝,疑为鬼斧神工。庙中高悬一古钟,不知何年何月所造,胖大和尚撞钟,十里相闻。

  庙前庙后有童子拜观音,坐化岩(陈真人打座处),仙人推磨,古城堡等形胜。平、浏远近百姓朝拜者络绎于途,四季香火旺盛。

  下大路,过一水流湍急的溪涧,我们踏上一条石铺小路。石路清幽,蜿蜓伸入竹林深处,我们便站在了这个叫白水坪的地方。眼前展开的是一处规模巨大的废墟。废墟占地约50亩,后托苍翠高峰,前临淙淙白水,座北朝南,一番虎踞龙盘气象。山道、柱础、巨石砌驳的墙基,俯视即见,可见当年此地的恢宏气势。废墟高地中央,竹木杂草之间,或横或竖或躺或立,遗留下多尊石佛。这些石佛高约人身,雕工精细,衣带有别,姿态各异。有的拱手,谦恭如也;有的操袖,悠闲自若;有的衣袂轻举,飘飘欲仙……石佛满身青苔斑剥,都无头面。我疑人为破坏,彭老说不是,按平、浏边地寺庙惯例,都应是石身木头。因木雕头像更精细,眉目更传神。只是年代久远,这木雕佛头已化为乌有。

  我们脚下约10平米,横竖有石佛七尊,不远的竹丛中还有几尊,共发现了十多尊,也许还有未被发现。从石佛衣带风格、万字结带装饰看来,似为明代早期道观。

  “废墟昭示着沧桑,让人偷窥到民族步履的蹒跚。废墟是垂死老人发出的指令,使你不能不动容。”在这片神秘的废墟前,我思绪万千。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本地宝产品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