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柳絮什么时候结束?
导语 最近,北京和其他很多城市都迎来了满城飞絮的日子。敏感体质的人,不得不戴上口罩,捂紧衣领,防止过敏。飞絮恼人,但你可知道,在20世纪70年代,带来飞絮的杨树和柳树曾拯救北京的生态环境!
问:2019北京柳絮什么时候结束?
答:据环球时报消息,目前北京飞絮持续时间已到中后期,等到5月中旬左右,今年的飞絮周期将宣告结束,这对于饱受飞絮困扰的人们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的目标是力争2020年明显改善现在这种飞絮满天的现象,这也说明了我们也许在等一年,就可以期待一个比较清爽的春天了。希望明年的春天,我们不会看到这漫天的白色柳絮,虽然这个现象有点好看,但这样好看的景观,实在是太让人吃不消了。
柳絮到底有多烦?
身边几乎所有人都讨厌这个飞絮满天的季节,由此可见一斑。然而为什么柳絮这么烦,城市里面还是要种这么多柳树呢?这又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了。但是要搞绿化,要防风固沙,在那个年代人们哪儿来得及想那么多。说种就种了,绿化倒是搞得不错,可惜柳絮的问题就解决不了了。
飞絮有多可怕?
飞絮是杨树和柳树等植物种子成熟炸裂的自然现象。
杨树、柳树分雄株和雌株。雄株不飞絮。雄株的杨树在早春就开花,花序大多呈褐色或深红色,很像毛毛虫,开完就掉落,不转化成絮。雄株的柳树情况与杨树类似。
雄杨树的花序
漫天的飞絮,都来自雌株。春天,正是雌株繁衍后代的好时机,它们生长出的花序上有很多小球,小球长大变圆后胀破,露出棉絮状的“絮”。这些“絮”都是种子,借助风力及昆虫,被传播出去,完成繁衍。
雌杨树花序的“絮”更凝聚
雌柳树花序的“絮”更纤细、分散,可随风飘很远
北京种植的杨、柳树品种主要包括白毛杨、加拿大杨、旱柳、垂柳等。目前,北京有杨、柳树雌株200万株,以杨树居多,主要分布在朝阳、海淀、丰台三个区,集中于公园、河道两侧、高速公路两侧、老旧小区等区域。
杨柳絮为何年年飘飞?
春季空中飘散的杨柳飞絮其实是杨柳雌树的种子和衍生物,杨柳树为传播繁衍下一代,每逢春天,就“派出”这些白色絮状的绒毛,携带着种子漫天飘飞。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杨柳树普遍种植的北方十多个省市区,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研究员张建国介绍,北京现有的杨柳树主要集中种植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我国城市绿化尚处于起步阶段,可选择的树种相对较少。那时,杨树和柳树凭借着适合北京土壤和气候、易于繁殖成活且生长速度快、养护成本较低等先天优势,成为北京绿化的主力树种。另外,早期在选择园林绿化树木的时候,都希望选择大一些的“好苗子”,杨树雌株在前期生长量比雄株要大,所以七八十年代北京绿化建设的时候,选用的雌株相对多一些。
为何飞絮问题近年来才大规模出现,且治理多年屡禁不止?张建国解释,因为杨柳科植物大多数要十几年才会开花结果,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飞絮的都是15至50年的树,刚种下的15年之内是不会有这个问题的。张建国认为,现在园林绿化部门对治理飞絮已有相关计划,但这个计划肯定要分步走,就是分阶段去治理。“也不可能一夜之间把这么大规模的树全部砍伐,所以要分阶段去治理,也需要考虑生态效益。”
治理飞絮能否将杨柳雌株都砍掉?
市园林绿化部门自2015年左右起集中开展杨柳飞絮治理工作,目前城区范围内的治理工作已初现成效。
今后,在城镇绿地、公园和新农村绿化等各项园林绿化建设中严禁使用杨柳树雌株。张建国指出,这样做并不是在北京彻底“撵走”这一物种,而仅仅是控制这一物种的数量,不会对生态产生负面影响。
针对有些市民直接把产生飞絮的杨柳雌株都砍掉的建议,张建国指出,杨柳飞絮虽对市民生活有一定影响,但杨柳树作为北京的乡土树种,在生态作用上还有很多优点,不能因飞絮就否认其生态贡献。“杨柳树是增加北京城市绿量、改善生态环境的大功臣,仅杨树就占全市森林面积的近一成,森林蓄积量更占全市总蓄积量的42.2%。”
另外,“杨树高大挺拔,有很好的遮阴效果,柳树不但树形婀娜多姿,且冬天落叶晚,春季发芽早,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同时杨柳树还具有释氧固碳,降温增湿、减菌杀菌,吸收有毒有害物质等显著生态功能。一株胸径20厘米的杨树,一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172公斤,释放氧气125公斤,滞尘16公斤。一株胸径20厘米的柳树,一年可吸收二氧化碳281公斤,释放氧气204公斤,滞尘36公斤。”
飞絮的飘散首先威胁的是人们的健康,尤其是敏感体质人群。飞絮接触人的皮肤,可能会造成皮肤过敏,瘙痒,眼睛红肿;若不幸进入呼吸道,可能引发咳嗽和呼吸道水肿,更严重者可能会加重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飞絮还可携带病菌,产生交叉性传染。
其次,威胁公共安全。飞絮体轻易燃,影响范围大,10平方米的飞絮遇到明火能在2秒内烧完。
此外,飞絮还会遮挡行人、车辆出行视线,影响交通安全;堵塞汽车水箱散热片,导致汽车开锅熄火引发交通事故等。
既然飞絮有这么多危害,北京市为何要种这么多杨树和柳树呢?
杨树和柳树曾拯救北京!
我国北方城市,尤其是北京,曾饱受沙尘暴的侵袭,每年春天最让人畏惧的就是漫天黄沙,遮天蔽日。于是,在20世纪60、70年代,城市绿化顺势起步,全国上下掀起了植树运动,北京还开展起了轰轰烈烈的“人民绿化战争”。
但植树活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最突出的就是树苗的成活率不高。为了更好地推行绿化,北京的植树开始在选种上投入更多精力,备选的有杨树、柳树、杉树、桉树、泡桐、马尾松等等。但这些树种大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选来选去,还是历代就栽种在北京的杨树和柳树好。
北京春天的沙尘暴
首先,适应能力极强,耐碱耐旱;其次,成材快;再次,绿化时间长、树冠浓密、遮阴效果好,是城市绿化的优选;最后,便宜。就这样,杨树和柳树,尤其是在北方深受喜爱的杨树,成为北京绿化树种的首选,全国的绿化工程逐渐形成了“北方杨(树)家将,南方沙家浜(杉树)”的格局。可以说,杨、柳树为挽救当年被沙尘暴狂虐的北京立下功劳。
但当时为何没有考虑到飞絮的后果呢?
雌雄不辨带来麻烦!
以杨树为例,最初,为北京绿化做贡献的杨树种类很多,包括从国外引进的黑杨、加拿大杨等,可谓是“百杨齐发”,但栽种了几年后,这些品种就因为病虫害等原因,纷纷出现树势衰微的现象。
科研人员就此苦苦寻觅,恰逢当时的河北省林科院研究出表现优秀的乡土树种——毛白杨,它具有生长势好、树形美观、易管护等优点,因此被大量引进北京,逐渐替代了其他杨树品种。
不过,被大量引进北京的优质杨树品种,却是雌株的,学界统称为“易县雌株毛白杨”。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康向阳介绍,这是因为杨、柳雌株在前期生长速度较快,而市场上苗木的销售多按直径粗细计价,雌性品种带来的经济效益相对较高,所以被大量繁育、销售,然后“占领”了北京。
到了90年代,这些雌株都发育成熟,进入了壮年,有了繁衍后代的需求,飞絮问题一触即发。
在意识到雌株的飞絮问题后,北京逐渐开始限制雌株的引进,但仍无法避免雌株入市。
这主要是因为雌株真的长得很快,短时间内就可以看到绿树森森的效果,迅速满足绿化需求。此外,杨、柳树在生长初期,雌雄莫辩,很多经验丰富的园林工作者也无能为力,唯有把树苗送到专业实验室做DNA图谱检测才能分出雌雄。这就给很多不良商家以可乘之机,为了多赢利,把长相壮实的雌株当雄株卖,购买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买下种上,多年后雌树突然开花飞絮才知道上当了。
2013年,北京出台了《北京市主要常规造林树种目录》,其中对杨树明确要求采用雄株。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同时也规定,自2015年起,在各项园林绿化工程中,严禁使用杨、柳树雌株,以求从源头上治理杨、柳飞絮。
拿小小的飞絮没辙?
出现问题,自然要想办法解决。
第一种方法,思路很简单,就是换树。
但更新树木是一个巨大的工程。许多雌株杨、柳树都已成材,正处于植物生长的壮年期和生态效益发挥最显著时期,若全部砍伐淘汰,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自不必说,更换后的树木短期内也难以顶替原有的绿化和遮荫效果,城市会变成光秃秃的一片。
此外,更换成其他品种的树木也未必会好到哪去。前面提到的杉树、桉树、泡桐、马尾松就各有各的缺点。除了这几种之外,呼声最高的是法国梧桐和银杏。
秋天地坛公园的银杏树
从观赏性上来说,这两种树确实很美,但法国梧桐所产生的果实飞毛,恼人程度较杨、柳絮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这些毛毛更加细小,会直接飞入人们的呼吸道,引发呼吸道疾病。而银杏长势缓慢,发芽晚,落叶早,不能很快成荫,绿期较短,一旦树龄超过30年,顶部就易枯死。
换树成本也很高。法国梧桐的价格高达千元一株,如果全部更换,以北京目前杨树和柳树的数量,花费之大超乎想象。
园林工人在给柳树嫁接
此外,砍掉原有雌株树冠,在其主枝上嫁接幼嫩雄性枝条,将雌性树变为雄性树、以及注射飞絮抑制剂和喷洒花序疏除剂等措施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飞絮产生。
针对雄杨、柳树生长慢,易生病等问题,科研部门已经研发了新品种的树木,不日就可投入市场。
不过,新品种即使投入生产,其生长周期也需3-5年。短期内,我们的确是被飞絮“难住”了!
尽可能保护自己!
首先,出门要做好防护,尤其是过敏体质人群,最好同时戴上帽子、口罩等,尽量选择穿长袖衣裤,降低受影响的几率。热爱锻炼的库友尽量选择在户内进行,若要外出,尽可能选在杨、柳絮最少的时候,如清晨、深夜或阵雨之后。外出回家后,在进门前要把身上的杨、柳絮清理干净,避免带到室内继续受侵扰。
其次,若飞絮不慎入眼,切不可用力揉,异物较小刺激不大,反射性流泪会将其排出。若不能排出,要保证在无菌的前提下,请朋友将上下眼睑翻开,用消毒棉轻轻擦出,如果没有把握,应及时就医。有哮喘病史或过敏严重的病人,一旦出现症状,也需及时就医。
再次,做好车辆防护,在杨杨、柳絮飞散的周期内,最好增加一次“三滤”的更换保养,防止飞絮飘进汽车水箱散热片里,形成堵塞,造成熄火,引发交通事故。还要加强防火意识,不乱扔烟头,家长教育孩子不要玩火,出门前,要熄灭家中明火并尽量切断电源,以防意外。
来源:首都园林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