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无忧指数才市篇
“每晚有1000个想法,早晨起来还是卖豆腐的。”你,是那个卖豆腐的吗?
10月长假一过,大家开始企盼着来年春节的到来,在职场跳动过快的心脏和超速运转的身体都需要更多的假期来恢复调整。不过,只要一想到春节,就会惊惧一年过得飞快。不少人在年初时曾经许下新年愿望,一定要从目前这份不喜欢的工作或者已然丧失激情的工作状态中解脱出来,然而,从1月到10月,我们中的很多人在心里骂了1000遍“这该死的乏味的工作,我明天一定要改变这种状态”,临睡之前异常清醒地为自己规划好未来,加油打气,翌日清晨却带着一脸阴沉和睡意,挤在闷热的地铁中面无表情地去上班。一切都死气沉沉地照常进行,对雇主没有好处,对自己更是莫大的浪费。
也许你觉得职场中的数字也非常令人厌倦,那些统计和调查总是告诉我们“职场中有很多缺口,快来,我们需要你!”现实却是,“对不起,你的经验不足。”有一天,你终于找到了你心仪的职位,觉得自己各方面都完美地符合条件,当你心情激动地点下按钮,投出简历后,系统告诉你,在这个职位上你有256个竞争对手,这或许就是你的简历石沉大海的原因之一。你上要撼动出生于70年代初期的职场中坚的经理主管职位,下要面对84年毕业的职场新人的挑战。然而,换个心态去看待这些吧,每个数字后面至少存在着一次机会,不是吗?
10月无忧指数(www.51job.com)的数据比9月微幅上扬,达到638677个有效职位数。众多的职场机会仍出现在大城市中,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分列招聘需求的前四位。浙江省和江苏省的主要城市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用人需求,月平均有效职位数均在3万个以上,湖北省和辽宁省的月平均有效职位数也均超过了2万个。从职能分布来看,市场需求量最大的仍为销售类职位,月平均有效职位数逾11万个(见图1)。自2006年年初以来,IT类的职场需求就不断回温,年中后一直在工程技术类之上,排名第二。而酒店/餐饮/服务类职位的需求如今已和金融/贸易/财务的需求并驾齐驱,7月和9月的无忧指数对酒店业的人才需求均作过具体分析,请有志于此的职场人士加强关注。艺术/设计/文字和房地产/物业的人才需求也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
最热:国家公务员
是的,Google仍是眼下最热的名词之一,尤其当他们宣布收购了YouTube后。你也许听说了他们招聘时在意名牌大学的学历,也很看中在校期间的学业表现,你甚至听说过进Google需要熬过十几轮面试的轶闻。但在10月,中国职场的大热可能比Google的这些传闻更让人惊叹,一个职位的录取比例竟然超过了1比4100!据《北京晨报》报道,这个最“炙手可热”的岗位属于国家广电总局人事教育司干部人事管理一职,计划招录2人,而在2007年国家公务员报名的截止日10月24日24时之前,已有8300多人通过了报名审核。此外,中央办公厅秘书局的两个职位也分别接近1比1200和1比1100。而江苏调查总队宿迁城市调查队综合处工作办事员也出现了1000多人人争1个职位的局面。
据报道,大热中的大热——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职位此次报考,并没有设专业限制,学历在本科及以上的均可报考,同时也没有工作经验的要求。据有关部门的人士解释,国家公务员报考会出现如此火热局面,是因为其中很多考生是抱着练兵的态度,即目的不在于一次考取,只是先适应国家公务员的考卷。然而从这些背后带给我们的信息仍是——我们要考国家公务员!我们要努力考上国家公务员!
为什么会有1:4100这样热得过火的职位,仅仅是报考者的狂热心理在作怪吗?恐怕不然!如今的就业大环境宽松而严酷,人人都有竞争机会,但好的机会却少之又少。如果能考上国家公务员,那么就意味着将来有稳定的养老和医疗保障。要知道,在一些中小型企业,仍有不法的雇主在这方面克扣员工应得的保障金,而目前的生活成本和保障机制,让白领们在这方面心有余悸,即便月收入过万,仍面临着随时被解雇的危机,一场大病更是会把小康直接打回穷困边缘。因此国家公务员在众多求职者眼中,是仅存的稳固的金饭碗之一,一旦考上,只要在工作中不出大的差错,就能保证安然的小康生活。目前在职场上,有不少工作被雇主无情地贴上年龄的限制标签,35岁正当壮年?错了,35岁意味着你已经失去竞争机会了!但国家公务员在年龄上的忧虑要少得多,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意味着资格更老,晋升的机会更多。此外,在外企工作听来风光无限,可有些外企除了工资单上的数字和年终分红外,就只有通过拼死拼活靠自己努力拿到的绩效奖金。国家公务员则不然,他们中的有些人的工资单上经常会出现复杂而莫名其妙的福利。
当然,国家公务员报考中也会出现冷场局面,竞争较少的行业有:气象、地震、矿业、测绘、水利、航空、海洋、海事等。这其中不少职位,需要实打实地做事,而且要耐得住清苦寂寞。
虽说都是“金饭碗”,但也有冷门与热门之分。“革命分工不同”的道理在如今已少有人去理会了。大家所想的,无非也就是求个发展、求个实惠、求个稳定、求个名声。
最缺:中高层管理人才
“供不应求”,也许看到这个词你就气不打一处来,你认为用这个词来形容人才市场的供需状况是个骗局,但我们的调查和数据都显示,这是一个事实,不过“供不应求”更多的指的是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以及专业技术人才。
我们不能不负责任地说,如今硕士生比比皆是,你的学历贬值了,但高校的扩招意味着你在找工作时,要和更多的对手展开竞争。如果你不是通讯、电子、计算机、机械、化工、生物等有着专业之长的理工科学生,或者你学的不是法律、医学这样的热门专业,那么在找工作时,你就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据万宝盛华(Manpower)在26个国家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全球许多地区正出现专业人才短缺问题,专业人才一般指中层管理会计师、工程师、信息技术人员、销售与市场营销人员,以及其它通常需要学位资格的岗位。
即便你学的是时髦的国际工商管理、国际贸易专业,或者是永不过时的外语专业,但如果你没有名校文凭,那么你就很难参与诸如“四大”这样的知名企业的招聘宣讲会。如果你学的是市场营销、影视编导、广告、中文这样的“万金油”专业,那么工作机会多而渺茫。为什么是“多而渺茫”?因为你的专业可以适应诸如销售、市场、公关、策划、广告、设计、文案、编辑等各种各样的工作,但对于欠缺工作经验的你,也许什么都能搭上边,但却很无奈地入不了你想进入的公司或者行业的门槛。
因为招聘方需要的永远都是“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才”,这样的局面在人才市场一直会存在。然而,有工作经验的人才仍旧苦着脸,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这其中的一部分人才的能力折旧了,但又没有得到晋升的机会,仍然在基层职位上苦熬,所以,这部分人就是将来的出局者。
目前的情况是,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都难以找到关键管理和行政岗位的人选。跨国公司普遍反映40岁左右的中层经理缺乏。麦肯锡去年就曾发布过研究报告预测,未来10年至15年,中国需要7.5万名能够在国际市场中有效开展工作的中层经理,此类人才缺口巨大。研究报告作者之一、麦肯锡公司资深董事高安德表示,能够在国际市场中有效开展工作的中层经理,必须“具备相应的人员管理、财务管理、运营管理等综合技能”,可以胜任全球化经营。
即便费时费钱,但苦于中高层人才紧缺的局面,不少跨国公司着手从内部培养和选拔中高层管理人士,GE在上海建立了它在美国本土以外最大的发展培训中心;日前,IHG(洲际酒店集团)又通过合作的形式开设了英才培养学院,以满足洲际在中国快速发展的中高层人才储备的需求。
如果你有一技之长,英语又很出色,并且很容易适应不同的文化背景,那么,你的机会将比别人多得多。如果你已经是个中层管理人员,并且有着跨文化的教育以及工作背景,那么,你就是最抢手的那一个!
如果很不幸的,你还没有迈入门槛,或者是误入歧途了,只要果断而快速地采取行动,你就还有机会。一是一定要有专业之长,二是不要拉下了英语,三是可以在公司内部寻求调动或者选择小公司得到更多的转行机会,实现你的梦想。不要太看重转行之初的薪水,要看重能够学到东西的机会。最重要的是——行动!
嗨,你,还在卖豆腐吗?别再想了,快去做点什么,任何能改变这种可恶的状态的事情,和上司深谈一次,向同学和朋友取经,或者上网找资讯,甚至擦窗擦地板为自己做顿丰盛的晚餐,一扫之前的懒散。其实,每件小事都可以,关键是着手去做。一起开始行动吧!
10月长假一过,大家开始企盼着来年春节的到来,在职场跳动过快的心脏和超速运转的身体都需要更多的假期来恢复调整。不过,只要一想到春节,就会惊惧一年过得飞快。不少人在年初时曾经许下新年愿望,一定要从目前这份不喜欢的工作或者已然丧失激情的工作状态中解脱出来,然而,从1月到10月,我们中的很多人在心里骂了1000遍“这该死的乏味的工作,我明天一定要改变这种状态”,临睡之前异常清醒地为自己规划好未来,加油打气,翌日清晨却带着一脸阴沉和睡意,挤在闷热的地铁中面无表情地去上班。一切都死气沉沉地照常进行,对雇主没有好处,对自己更是莫大的浪费。
也许你觉得职场中的数字也非常令人厌倦,那些统计和调查总是告诉我们“职场中有很多缺口,快来,我们需要你!”现实却是,“对不起,你的经验不足。”有一天,你终于找到了你心仪的职位,觉得自己各方面都完美地符合条件,当你心情激动地点下按钮,投出简历后,系统告诉你,在这个职位上你有256个竞争对手,这或许就是你的简历石沉大海的原因之一。你上要撼动出生于70年代初期的职场中坚的经理主管职位,下要面对84年毕业的职场新人的挑战。然而,换个心态去看待这些吧,每个数字后面至少存在着一次机会,不是吗?
10月无忧指数(www.51job.com)的数据比9月微幅上扬,达到638677个有效职位数。众多的职场机会仍出现在大城市中,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分列招聘需求的前四位。浙江省和江苏省的主要城市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用人需求,月平均有效职位数均在3万个以上,湖北省和辽宁省的月平均有效职位数也均超过了2万个。从职能分布来看,市场需求量最大的仍为销售类职位,月平均有效职位数逾11万个(见图1)。自2006年年初以来,IT类的职场需求就不断回温,年中后一直在工程技术类之上,排名第二。而酒店/餐饮/服务类职位的需求如今已和金融/贸易/财务的需求并驾齐驱,7月和9月的无忧指数对酒店业的人才需求均作过具体分析,请有志于此的职场人士加强关注。艺术/设计/文字和房地产/物业的人才需求也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
最热:国家公务员
是的,Google仍是眼下最热的名词之一,尤其当他们宣布收购了YouTube后。你也许听说了他们招聘时在意名牌大学的学历,也很看中在校期间的学业表现,你甚至听说过进Google需要熬过十几轮面试的轶闻。但在10月,中国职场的大热可能比Google的这些传闻更让人惊叹,一个职位的录取比例竟然超过了1比4100!据《北京晨报》报道,这个最“炙手可热”的岗位属于国家广电总局人事教育司干部人事管理一职,计划招录2人,而在2007年国家公务员报名的截止日10月24日24时之前,已有8300多人通过了报名审核。此外,中央办公厅秘书局的两个职位也分别接近1比1200和1比1100。而江苏调查总队宿迁城市调查队综合处工作办事员也出现了1000多人人争1个职位的局面。
据报道,大热中的大热——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职位此次报考,并没有设专业限制,学历在本科及以上的均可报考,同时也没有工作经验的要求。据有关部门的人士解释,国家公务员报考会出现如此火热局面,是因为其中很多考生是抱着练兵的态度,即目的不在于一次考取,只是先适应国家公务员的考卷。然而从这些背后带给我们的信息仍是——我们要考国家公务员!我们要努力考上国家公务员!
为什么会有1:4100这样热得过火的职位,仅仅是报考者的狂热心理在作怪吗?恐怕不然!如今的就业大环境宽松而严酷,人人都有竞争机会,但好的机会却少之又少。如果能考上国家公务员,那么就意味着将来有稳定的养老和医疗保障。要知道,在一些中小型企业,仍有不法的雇主在这方面克扣员工应得的保障金,而目前的生活成本和保障机制,让白领们在这方面心有余悸,即便月收入过万,仍面临着随时被解雇的危机,一场大病更是会把小康直接打回穷困边缘。因此国家公务员在众多求职者眼中,是仅存的稳固的金饭碗之一,一旦考上,只要在工作中不出大的差错,就能保证安然的小康生活。目前在职场上,有不少工作被雇主无情地贴上年龄的限制标签,35岁正当壮年?错了,35岁意味着你已经失去竞争机会了!但国家公务员在年龄上的忧虑要少得多,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意味着资格更老,晋升的机会更多。此外,在外企工作听来风光无限,可有些外企除了工资单上的数字和年终分红外,就只有通过拼死拼活靠自己努力拿到的绩效奖金。国家公务员则不然,他们中的有些人的工资单上经常会出现复杂而莫名其妙的福利。
当然,国家公务员报考中也会出现冷场局面,竞争较少的行业有:气象、地震、矿业、测绘、水利、航空、海洋、海事等。这其中不少职位,需要实打实地做事,而且要耐得住清苦寂寞。
虽说都是“金饭碗”,但也有冷门与热门之分。“革命分工不同”的道理在如今已少有人去理会了。大家所想的,无非也就是求个发展、求个实惠、求个稳定、求个名声。
最缺:中高层管理人才
“供不应求”,也许看到这个词你就气不打一处来,你认为用这个词来形容人才市场的供需状况是个骗局,但我们的调查和数据都显示,这是一个事实,不过“供不应求”更多的指的是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以及专业技术人才。
我们不能不负责任地说,如今硕士生比比皆是,你的学历贬值了,但高校的扩招意味着你在找工作时,要和更多的对手展开竞争。如果你不是通讯、电子、计算机、机械、化工、生物等有着专业之长的理工科学生,或者你学的不是法律、医学这样的热门专业,那么在找工作时,你就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据万宝盛华(Manpower)在26个国家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全球许多地区正出现专业人才短缺问题,专业人才一般指中层管理会计师、工程师、信息技术人员、销售与市场营销人员,以及其它通常需要学位资格的岗位。
即便你学的是时髦的国际工商管理、国际贸易专业,或者是永不过时的外语专业,但如果你没有名校文凭,那么你就很难参与诸如“四大”这样的知名企业的招聘宣讲会。如果你学的是市场营销、影视编导、广告、中文这样的“万金油”专业,那么工作机会多而渺茫。为什么是“多而渺茫”?因为你的专业可以适应诸如销售、市场、公关、策划、广告、设计、文案、编辑等各种各样的工作,但对于欠缺工作经验的你,也许什么都能搭上边,但却很无奈地入不了你想进入的公司或者行业的门槛。
因为招聘方需要的永远都是“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才”,这样的局面在人才市场一直会存在。然而,有工作经验的人才仍旧苦着脸,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这其中的一部分人才的能力折旧了,但又没有得到晋升的机会,仍然在基层职位上苦熬,所以,这部分人就是将来的出局者。
目前的情况是,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都难以找到关键管理和行政岗位的人选。跨国公司普遍反映40岁左右的中层经理缺乏。麦肯锡去年就曾发布过研究报告预测,未来10年至15年,中国需要7.5万名能够在国际市场中有效开展工作的中层经理,此类人才缺口巨大。研究报告作者之一、麦肯锡公司资深董事高安德表示,能够在国际市场中有效开展工作的中层经理,必须“具备相应的人员管理、财务管理、运营管理等综合技能”,可以胜任全球化经营。
即便费时费钱,但苦于中高层人才紧缺的局面,不少跨国公司着手从内部培养和选拔中高层管理人士,GE在上海建立了它在美国本土以外最大的发展培训中心;日前,IHG(洲际酒店集团)又通过合作的形式开设了英才培养学院,以满足洲际在中国快速发展的中高层人才储备的需求。
如果你有一技之长,英语又很出色,并且很容易适应不同的文化背景,那么,你的机会将比别人多得多。如果你已经是个中层管理人员,并且有着跨文化的教育以及工作背景,那么,你就是最抢手的那一个!
如果很不幸的,你还没有迈入门槛,或者是误入歧途了,只要果断而快速地采取行动,你就还有机会。一是一定要有专业之长,二是不要拉下了英语,三是可以在公司内部寻求调动或者选择小公司得到更多的转行机会,实现你的梦想。不要太看重转行之初的薪水,要看重能够学到东西的机会。最重要的是——行动!
嗨,你,还在卖豆腐吗?别再想了,快去做点什么,任何能改变这种可恶的状态的事情,和上司深谈一次,向同学和朋友取经,或者上网找资讯,甚至擦窗擦地板为自己做顿丰盛的晚餐,一扫之前的懒散。其实,每件小事都可以,关键是着手去做。一起开始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