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为什么吃饺子?交子之时

导语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冬季自此开始,立冬有吃水饺的风俗,立冬为什么吃饺子?

  在我们享受秋日温暖阳光之时,时间已经行至11月,立冬飘然而至,今天(7号)就是立冬了。立冬节气,有秋收冬藏的含义,过去辛苦了一天的人们,都要在这天好好犒赏一家人,所以有“立冬补空,补嘴空”的说法。在北方,有吃饺子的说法,饺子源于“交子之时”,立冬是秋冬季之交,故要吃饺子。此外,立冬是进补的最佳时节,最好是吃一些热量高的食品,例如牛羊肉。

  立冬为什么吃饺子?老理儿对此有两种讲法:

  一: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相信很多北方朋友都听说过这句古老的谚语,南方朋友可能对此有些迷惑。其实很简单,您仔细看看那两边翘翘,中间圆滚滚的饺子,长的是不是有点像咱身体上的某个器官?没错,就是耳朵。据说,这饺子早在三国的时候就有了,不过那会的饺子跟现在的馄饨差不多,煮熟以后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直到唐代以后,饺子才变得和现在一样。饺子的原名据称叫“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他的“祛寒娇耳汤”的故事至今还在我国民间流传着。

  相传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后辞官回乡。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他看见南阳的老百姓饥寒交迫,两只耳朵纷纷被冻伤。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于是张仲景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在当地搭了一个医棚,支起一面大锅,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穷人。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从此乡里人与后人就模仿制作,称之为“饺耳”或“饺子”,也有一些地方称“扁食”或“烫面饺”。

  由此,这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就流传下来了,一来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名医,再来,咱不是还有句老话,叫做“吃啥补啥”吗,立冬意味着冬天的到来,冬天到了天凉了,耳朵暴露在外边很容易就被冻伤了,因此,吃点长得像耳朵的饺子,补补耳朵,这可是家里人对亲人最贴心的关怀了。

  二:立冬吃饺子——交子之时

  上面那个来源,我们一说,相信您就会明白。可这“交子之时”是什么意思哪?其实啊,这个说法意思更简单。“交”就是交替、交接、交换的意思。您想啊,这饺子一般都什么时候吃啊?立冬、大年三十,这可都是新旧两个东西交接的时候啊。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的交接,而立冬则是秋天和冬天交接的时节,所以,“交”子之时的饺子是不能不吃。

  怎么样,讲法虽然有两种,但都很有古代气息很有特色。如今,人们对于咱老祖宗传下来的老理儿那是越来越重视。因此,每到立冬这个节气,你看看超市里面涌动的人群,大爷大妈们一个个脸上乐呵呵的买着饺子馅;年轻的情侣们,也爱赶这个小潮流,争着购买现成的饺子皮和饺子馅,预备回家包饺子。

  香喷喷的饺子 情浓浓的心

  北方有句老话叫“再好吃的,不如自家的饺子”意思就说再好吃的东西,也赶不上咱自家人亲手包完再下出来的一碗热热乎乎的饺子。其实,如今大鱼大肉人们什么没吃过,饺子的口味也不是很特别,但是一说到饺子人们还是会流口水。归根到底,还是因为,记忆中,年少时每次吃饺子,一家人无论平时多忙都会聚到一起,爸爸妈妈叔叔阿姨姑姑婶婶齐上阵,和面的和面,调馅的调馅,擀皮的擀皮,忙的不亦乐乎。茴香馅、韭菜馅、猪肉大葱馅、每一种都能充分勾起我们的馋虫。待到下锅滚三滚以后,一盘盘晶莹剔透圆滚滚的大饺子就出锅啦!!!香喷喷、热乎乎,沾上奶奶亲自腌的腊八醋,再咬一口早已包好的大蒜,怎一个香字了得!一口一个塞满整个嘴巴,让饺子的香味溢出满满的,最后,再来一碗温软的饺子汤。绝了!日子就这样美美的,一个小小的饺子就能让人很满足,难怪外出的游子最想念的就是妈妈包的饺子了。怎么样,今天下班后,赶快回家,也给家里人包一锅大馅饺子去吃吧!

>>> 北京立冬吃饺子好去处 京城饺子馆给力大盘点

>>>北京饺子馆哪里好 北京好吃的饺子馆盘点(图)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本地宝产品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