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中国律师维权作用加强

深圳福田公安分局让卖淫嫖娼者示众事件,在内地法律界引起强烈反弹。上海律师协会数十名律师昨日同声谴责福田警方践踏公民人格尊严,多名律师声称有意协助当事人起诉福田警方。
  上海律师协会举办的“公民隐私权和公民权益保护问题”研讨会有数十名律师、专家教授出席,绝大多数发言者都认为福田警方侵犯当事人的人格尊严。曾就此事上书全国人大的姚建国律师表示,办案人员称将已 完成行政处罚的人示众是法律允许的“公开处理”,“这是偷换念,办案的标准、规则、程序等公开透明才是司法公开”。复旦大学刘教授认为,警方“依法办事”是法律规定可以做的才能做,但福田警方却在没有法律依据下,以国家、法律的名义,让公民没有办法抵抗。
  【美国《时代》周刊 1 2月1 2日一期文章】题:中国有一群捍卫法律尊严的人
  看着陈音律师在法庭上洋洋洒洒、滔滔不绝,人们很快就忘了他是在为一个艰难的官司辩护。在中国某城市,在一个人头攒动的法院里,他步履坚定地踱步,为他的当事人辩护。他的激情常博得围观者的阵阵掌声,这让人忘记了他是在法庭上辩护,而像是在足球场上完成经典的射门。
  在中国,像陈律师这样把自己的职业生涯用在打那些明知很难胜诉的官司的律师数量虽然不多,但在不断增长过程中,这些把自己称为“法律捍卫者”的律师们仍然坚信他们可以利用法律的武器改变这一现状。虽然他们的维权行为远算不上一次运动,但是他们已经形成了一股不小的维权力量。他们对从非法占地、污染、性骚扰,到火车票定价规定、对矮人的歧视等一系列案件中帮助弱势群体打官司。
  他们的工作将中国法律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巨大缺口暴露出来,他们同时又在弥补这一缺口上发挥重大作用。过去的20年里,中国的法律和法制体系开始生根。中国领导人不止一次在不同场合强调“依法行政”的重要性。中国律师业和法律教育也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中国已经颁布了许多新法律;譬如立法机关和法院这样的主要设施也得到加强和专业化。然而,虽然中国大地正吹着法制化春风,这些乘着这一东风积极维权的律师仍面临大量障碍。
  由于这样的维权辩护存在众多障碍,很多律师强烈依靠媒体对他们的案子予以关注。某些时候,媒体的监督机制可以迫使某些法官最终以符合法律的方式定案;媒体的报道还可以吸引上级的关注,这样它们便会要求下属机关遵守法律、接受庭外调解或修改法律或政策。2003年,一位大学生因没有携带身份证被羁留,羁留者使用暴力在羁留期将其打死,这引起了中国广大民众的强烈抗议,就这一问题因特网上的讨论铺天盖地。这位大学生死后三个月,中国便废除了有关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的法律。
  一位中国法制改革方面的美国专家称,在中国,最好的律师应该是非常了解媒体的律师。希望中国的法制改革最终让类似陈这样的维权律师不再“孤独”。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本地宝产品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