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海淀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

导语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发布关于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小学入学和初中入学安排请看正文。

  2025年海淀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等法律法规,依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意见》(京教基二〔2025〕3 号)文件精神,为依法保障符合海淀区入学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经区教委研究,并报区政府批准,特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积极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市教育大会要求,全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锚定教育强国建设目标任务,建立完善与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提高教育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提升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为海淀区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严格落实教育部阳光招生专项行动要求和市区决策部署,不断提高“四个服务”水平,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持续完善区域义务教育入学机制,严肃工作纪律,严格规范要求,确保有序推进,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政府统筹,强化保障,认真组织实施海淀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

  (二)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和教育公益性原则,巩固已有成果,合理引导预期,确保每一名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三)坚持依法依规操作,把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作为规范办学的重要环节,严格规范程序,严肃执纪问责,确保平稳有序。

  三、小学入学条件及方式

  (一)小学入学条件

  按照免试就近原则,凡年满6周岁(2019年8月31日以前出生)的适龄儿童,在海淀区申请入学,需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海淀区户籍的适龄儿童,在海淀区实际居住;

  2.具有本市其他区户籍的适龄儿童,法定监护人在海淀区具有本人的合法住宅类房产,且实际居住在海淀区;

  3.具有本市其他区户籍的无房家庭的适龄儿童,法定监护人长期在海淀区工作、居住,符合在海淀区连续单独承租住房并实际居住3年以上,在北京市住房租赁服务平台登记备案,法定监护人一方在海淀区合法稳定就业3年以上等条件;

  4.经审核通过的按本市户籍对待的适龄儿童,包括区台办认定的台胞子女、区侨务部门认定的华侨子女、国家或北京市博士后管理部门认定的在京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子女、符合随军进京落户条件正在办理随军手续的现役军人子女,父母一方为本市户籍或持有《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的适龄儿童;

  5.非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法定监护人需提供本人在京务工就业材料、在京实际住所居住材料、北京市居住证及全家户口簿等相关材料,并通过居住地所在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会同相关部门的联合审核。

  (二)小学入学方式

  凡申请入学的适龄儿童,均须按期登录北京市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参加海淀区学龄人口信息采集。法定监护人须如实填报适龄儿童入学相关信息,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完整有效,以免影响儿童正常入学。积极稳妥推进以登记入学为主,单校划片与多校划片相结合的入学方式,形成更加公开、公平、公正的就近入学机制。

  符合小学入学条件第1条或第2条的适龄儿童,法定监护人须在规定时间内,持全家户口簿、房产证明、《学龄人口信息采集表》等资料,到相应学校审核入学相关材料。

  符合小学入学条件第3条或第4条的适龄儿童,法定监护人须在规定时间内,持相关材料经所在学区和相关部门联合审核通过后,按要求取得《学龄人口信息采集表》,到相应学校登记,在区内协调解决。

  符合小学入学条件第5条的适龄儿童,法定监护人须在规定时间内,持相关材料经居住地所在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联合审核通过后,按要求取得《学龄人口信息采集表》,到相应学校登记,在区内协调解决。

  符合海淀区入学条件的适龄儿童,可以申请就读经区教委批准的具备当年招生资质的民办学校,按照自愿原则填报志愿。对报名人数超过民办学校面向社会招生人数的,实行派位录取。

  四、初中入学条件及方式

  (一)初中入学条件

  完成小学教育的适龄少年,申请在海淀区升入初中的,需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海淀区学籍的,本市户籍小学毕业生和经审核通过的非本市户籍小学毕业生;

  2.学籍不在海淀区,但全家户籍在海淀区或法定监护人在海淀区具有本人的合法住宅类房产并实际居住的本市户籍小学毕业生;

  3.经审核通过的按本市户籍对待的适龄少年,包括区台办认定的台胞子女、区侨务部门认定的华侨子女、国家或北京市博士后管理部门认定的在京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子女、符合随军进京落户条件正在办理随军手续的现役军人子女,父母一方为本市户籍或持有《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的适龄少年;

  4.非本市户籍和学籍的适龄少年,因法定监护人在海淀区工作或居住,需要在海淀区接受初中教育的,其法定监护人需提供本人在京务工就业材料、在京实际住所居住材料、北京市居住证及全家户口簿等相关材料,并通过居住地所在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会同相关部门的联合审核。

  (二)初中入学方式

  1.九年一贯制直升入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毕业生直升本校初中。

  2.按比例对口直升入学。符合按比例对口直升入学条件的小学毕业生,按照自愿原则填报志愿。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实行派位录取。

  3.公办初中登记入学。符合海淀区初中入学条件的小学毕业生,依据区教委划定的登记入学区域,按照自愿原则填报志愿。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实行派位录取。

  4.公办寄宿学校(班)入学。符合海淀区初中入学条件的小学毕业生,可以申请就读经区教委批准的具备当年招收寄宿生资质的公办学校(班),按照自愿原则填报志愿。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实行派位录取。

  5.民办学校入学。符合海淀区初中入学条件的小学毕业生,可以申请就读经区教委批准的具备当年招生资质的民办学校,按照自愿原则填报志愿。对报名人数超过民办学校面向社会招生人数的,实行派位录取。

  6.派位入学。符合海淀区初中入学条件的小学毕业生,原则上以就读小学所在招生区域为界进行派位录取。

  五、落实资格审核,完善入学方式

  (一)落实入学资格审核

  1.区教委将联合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与公安海淀分局、区房管局、住建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海淀分局、区人力社保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税务局等相关部门,共同审核入学资格,并由相关单位开展入户核查工作,防止出现弄虚作假行为,做好对合法稳定工作、实际居住条件的审核,完善对空挂户及办公用房、地下室、过道房、车库房等非住宅类不动产的审核。

  2.各学校要积极引导家长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选择正确的入学途径,如实申报入学材料。

  (二)持续完善入学方式

  1.仅具有海淀区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实际居住地址与其法定监护人在京合法住宅类房产地址不一致的,在区内协调解决。

  继续执行“2022年1月1日后,户籍从外省市或本市其他区迁入海淀区的适龄儿童申请入小学时,不再对应登记入学划片学校,在区内协调解决”“2022年1月1日后,海淀区户籍但学籍不在海淀区的本市就读小学毕业生,其户口所在地址与法定监护人在京合法房产地址不一致,申请在海淀区升入初中的,在区内协调解决”等政策。

  2.继续执行“六年一学位”政策:将适龄儿童入学登记地址、就读学校信息与2020年以来该登记地址入学信息进行比对,自该登记地址对应住房用于登记入学之年起,原则上六年内只提供一个入学学位。(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的适龄儿童除外。)

  继续执行“九年一贯制学校九年一学位”政策:2022年起,所有用于九年一贯制学校登记入学的住房,自该套住房地址用于登记入学之年起,九年内只提供一个入学学位。(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的适龄儿童除外。)

  继续执行“2019年1月1日后在海淀区新登记并取得房屋不动产权证书的住房用于申请入学的,继续通过电脑派位的方式多校划片入学”政策。

  3.2020年后新建的中小学(含增设的初中部、小学部),继续实施多校划片,通过电脑派位的方式招收新生。新设立的公办学校参照新建校执行。经区教委批准与中学建立对口直升机制的小学,其新招收的小学生,六年后毕业升学按照区教委批准的中学对口直升计划登记入学。

  六、工作要求

  (一)依法保障其他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同等条件优先保障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少年就近就便入学,实现“优先保障零拒绝”。特殊教育学校要按时做好新生入学工作。烈士子女、台籍学生、华侨子女、现役军人子女、全国劳动模范子女按有关规定在同等条件下给予照顾。凡属海淀区区级及以上人民政府引进人才子女入学,按有关规定办理。驻区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举办的学校,按照区教委批准的方式开展义务教育入学工作。

  (二)加强招生计划管理

  区教委根据全区生源预测情况,加强入学工作的计划管理,制定小学和初中招生计划,并报市教委备案,各校严格执行。

  (三)严格执行招生政策

  各学校应加强招生工作的规范管理,加强入学资格审核,严格执行区教委确定的义务教育登记入学范围和计划。各民办学校要严格执行市区教委统一规定的时间和程序,与公办学校同步报名、同步开展录取、同步注册学籍,严格执行招生简章、广告备案制度,公开公示收费标准,以招收海淀区学生为主,确保入学工作平稳有序。

  (四)加强学籍管理

  海淀区统一使用北京市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对每一名适龄儿童少年的入学途径和方式进行全程记录。北京市中小学学籍管理云平台将依据北京市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建立新生学籍。各类学校要为学生建立正常学籍,不得招收不符合条件的学生在校就读。区教委将落实教育部《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教基〔2025〕1号),加大学籍监管力度。

  (五)严肃入学纪律

  各类学校要严格遵守教育部和市区教委的招生工作纪律要求。严禁以考试成绩和各类竞赛证书、培训竞赛成绩、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严禁以面试、评测、接收简历等各种形式选拔学生。严禁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以培训班、校园开放日、夏令营等形式提前招生、选拔学生。严禁初中校违规在小学非毕业年级提前招生。严禁任何学校以实验班、特色班、国际部、国际课程班等名义招生。

  (六)加大宣传力度

  按照北京市的统一要求,区教委将及时向社会公布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和相关信息,并加大对政策的解读和宣传力度。

  附件:1.海淀区2025年小学入学工作日程安排

        2.海淀区2025年初中入学工作日程安排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

  2025年4月27日

  附件1:海淀区2025年小学入学工作日程安排

时间

工作内容

5月1日起

北京市开通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进行入学政策宣传

5月6日

启动小学入学信息采集

5月6日—31日

本市户籍适龄儿童进行信息采集

5月6日—16日

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进行信息注册

5月12日—16日

相关部门网上初审申请人在入学服务平台中提交的信息

5月19日—31日

各街镇及相关部门联合审核申请人提交的相关材料

6月6日—7日

民办小学、公办中学举办小学部及新建小学接受报名,大学附小接受大学子弟报名

6月12日前

民办小学、公办中学举办小学部及新建小学电脑派位,大学附小报送经大学校办公会审议和校内公示的子弟名单

6月14日—15日

小学(含特殊教育学校)进行登记,审核入学相关材料

6月23日—24日

“19.1.1”后购房业主子女法定监护人上网填报志愿

6月30日

“19.1.1”后购房业主子女电脑派位

7月上旬

小学(含特殊教育学校)发放新生入学通知书

  小学入学咨询电话: 010-62819952/010-62819680/010-62884772/010-82557630

  咨询时间为工作日8:30—11:30,13:30—17:00

  附件2:海淀区2025年初中入学工作日程安排

时间

工作内容

5月1日起

北京市开通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进行入学政策宣传

5月6日—9日

回海淀区升学小学毕业生网上信息采集(外区、外省市、非本市户籍和学籍的小学毕业生);海淀区小学毕业生办理回户口所在地和家庭实际居住地申请信息采集

5月8日—14日

各区教委受理回户口所在区和家庭实际居住地所在区初中入学申请、审核、登记工作

5月30日

大学附中报送经大学校办公会审议和校内公示的子弟名单

6月12日前

公办初中登记入学、按比例对口直升、公办寄宿学校(班)、民办学校派位录取

7月3日

派位入学录取

7月上旬

各初中发放新生入学通知书

  初中入学咨询电话: 010-62586791;010-62586790(每年4—7月招生期间开通)

  咨询时间为工作日8:30—11:30,13:30—17:00

  》》2025年北京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发布

  》》2025北京各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汇总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北京本地宝】,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海淀入学】获2025年北京海淀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小学入学条件/方式/入学安排、初中入学条件/方式/入学安排,以及学区划分/咨询方式等。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本地宝产品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