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长城大盘点:延庆岔道城

导语 远观,有层峦叠嶂的绵延群山;近看,有摇曳多姿的山花烂漫。从旅游角度来说,长城一直是北京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不到长城非好汉”也成为家喻户晓的口号。下面这些长城,你都去过了吗?

  延庆岔道城:八达岭北扼险道

  居庸关自古便是京城北方最重要的关口,明代不断修葺加固,在40里关沟内形成了完整的防御体系。关沟北端称居庸北口,后来改称八达岭。为何改为此名,众说纷纭。不论观点如何,出了居庸关,向北通往延庆、赤城,向西可去张家口、怀来、宣化、大同,向东能到永宁、四海冶,可谓四通八达,确如《长安客话》中的解释,“路从此分,故名八达岭”。

  八达岭的重要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为了关口不失,在关口北边再建一城堡作为防御的前哨站,称得上固若金汤。前哨站名为岔道城,距八达岭只有5里。此外,在八达岭西南5公里处,又建有石峡关,其与八达岭均隶属于居庸关,在长城防御体系中是同一防区。

  八达岭前建藩篱

  岔道城,城墙及东西城门经过整修,外面包了砖。城砖之间勾的灰更为白亮显眼,墙下面依然用旧的基石。城墙并没包全,只砌了一半高,上面露着当年的夯土墙,更显历史价值。

  岔道城之名与其地处三岔路口有关。这是按进京方向,如果出京至此,正好有两条路分开,故名岔道。交通上是要道,地势上也特殊。从居庸关出京,两边是群山,中间仅一条羊肠小道,至此忽然有了一块开阔之地。

  八达岭扼守在关沟之北口,便有了“北门锁钥”的形象比喻,因其特殊的地势又有了“燕塞雄关”的美名。八达岭如此重要,前出防御的岔道城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

  慈禧西逃时在岔道城过夜

  岔道城方位不是南北正向,而是依靠北山,顺东南方向的山势而建,也就影响了后人对东与南方位的描述,以致混淆。利用自然地势,北山的边墙和墩台代替了城墙,南城对面的山上也有墩台。城墙上设垛口、望口。城墙顶部墁砖,外高里低。排水槽朝向城里,不给来敌抛绳攀墙的机会。墙高3丈,城周2里10余步,设西南北三门,北为死门虚设,南北180米,东西530米。城池不是直角,而是建成圆角,有人觉得像只船,从当年绘制的地图上看,还有点儿像只鞋子。

  交通要道之上,既有进出京的官员,又有过往商人,人流众多,商业设施也就完善起来,什么猪店羊店骆驼店酒馆饭馆茶馆,一家挨一家。同时也就有了玉皇庙、城隍庙、关帝庙等祭祀祈祷之地。走进古城,街上有石碾、石磨,重新修复的古建筑排列在街道两旁。新修的古井旁曾为守备署、把总署、驿站等旧址。

  岔道城还承担着重要的任务——接驾。明清之时,皇帝出京往北,也要由此经过。八达岭尽管雄伟,却不能让皇帝在兵城中过夜。岔道城虽小,还是安全舒适了许多。据志书记载,有多位皇帝在此驻跸。明朝宣德皇帝曾“猎于岔道”;康熙皇帝去汤泉路过,或远战出征,曾驻跸岔道;就连慈禧西逃,还在城里的破庙内住过一夜。

  俯视城墙,能看出新砖包砌的城墙内,还有石头砌的城墙,说明岔道城经过多次修建。这其中有“地多沙石,关墙每为山水冲坏”的自然损坏,而更多的则是在战争中的不断加固。站在城墙上,全城街景铺在眼前。四周山峰环绕,南北墩台相望,远处八达岭山峰巍峨,长城在山巅蜿蜒,扼守着要塞。秋风飒飒之时,满山树木变色,红橙黄绿,色彩斑斓,一派绚丽的景象,驻守此地的英雄将士登临城上,能无感慨?因此自古便有“岔道秋风”,为妫川八景之一,既是自然,也是要塞雄风的写照。

  石峡峪堡内不住人

  石峡关与八达岭为同一防区,可互相支援。石峡关两边山峰陡立,中间是羊肠小道,有巨石立于路边,上书“石峡关”,为罗哲文先生题写。此关建在峡谷拐弯处,如胳膊肘,且一路上坡,居高临下。两山城墙的交汇处曾有关城相接,上有门楼,中间是水门,旁开一小门。

  城内还建有真武庙、关帝庙等建筑。城外还曾建有山神庙、火神庙等。庙前曾有石狮一对,现在寺庙已无,也就成为文物,移存于延庆县城灵照寺内。奇怪的是,古时城内并不住人,士兵与村民都住在城外,就连当官的也不例外,因此城外才有察院公馆等建筑遗址。城外住宅区比城里规模还大,原有二街三巷。李自成经过时,村子被烧。现在的格局是在原址基础上盖起的,大致保持了原样,村民则是后迁来的。

  石峡峪有一特殊形制的烽火台——四角菱形楼,这在长城建筑中很少见。近前看,尖角处有如斧刃一般。菱形楼孤立于山顶,有二层,墙外利用砖角砌出装饰花边,于威严中透出美观。楼内两侧有门,墙上有门框和门栓孔。墙的长短也不对称,一面四孔,一面二孔,错位才能“菱形”起来。

  地址: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关城西北八达岭镇岔道村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北京本地宝】,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景区预约】可获北京各大景区/博物馆预约购票入口、景区开放时间及退票相关指引。


关注更新
返回本地宝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