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昌平明十三陵之明思陵

导语 明十三陵的名气很大,世界文化遗产、5A景区等等。实际上开放参观的只有四部分:主神道和石像生、明成祖永乐皇帝的长陵(看祾恩殿的气派)、明穆宗隆庆皇帝的昭陵(看陵寝格局)、明神宗万历皇帝的定陵(看地宫)。其他十座皇陵都是封闭管理,不对游客开放。虽然不能进到每一座陵寝中去,但在外面驻足拍照,也是古墓控“到此一游”的快乐。



  十、明思陵

  葬 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 和 皇后周氏、田贵妃。

  崇祯皇帝在位17年,卒年34岁。他在煤山上吊后,李自成为收拢人心,将其与皇后周氏安葬在田贵妃的墓中,并升级为“思陵”。从规制上完全不是皇陵的标准,虽然清代又几次修缮扩建,但规模仍较小。


  明代皇陵制度,皇后是不单独建陵的,都是与皇帝合葬。可以推测,如果皇帝死的早,皇后升级为太后或再升级为太皇太后,多年后去世了,需要重新把丈夫皇帝的陵墓地宫打开,送棺椁进入合葬。所以在一定时期内,皇帝地宫的通道信息在皇家内部和工部有关工程技术部门是有存档的。因为打开地宫一定是技术性的,而不是破坏性的。

  明十三陵并不都是坐北朝南的格局,所以风水堪舆之说不是那么简单的。

  昌平明十三陵中,最不幸的两个是定陵与思陵。思陵本身就简陋,又多次被盗,恐怕崇祯皇帝的尸骨也不一定存在了。而万历皇帝的定陵,从规模上仅次于长陵和永陵,但在建国后被吴晗等一批人以考古为名给挖开了,在文革中又被挫骨扬灰、尸骨无存,实乃大不幸也。武断的说“考古等于盗墓”是不科学的。而那些以考古为名,非抢救性发掘古墓的活动,也可以认为基本等同于盗墓,因为没有非挖不可的理由! 关于定陵地宫的故事,我写过另一篇文章《寻龙诀之官掘定陵》,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欢迎拍砖!

关注更新
返回本地宝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