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的品牌凸显MBA市场化缺失

“第三届中国MBA新锐100”评比结果将于2007年6月22日的新闻发布会公布。在商学院排名、MBA成就等评比泛滥的今天,这一新锐评比似乎更耐人寻味,引来财经、商业媒体的纷纷关注。这是国内唯一一个面向在读MBA学员的评选活动,主办方中国MBAhome网执行副总裁李宏涛表示“我们更多的是想推出MBA学员品牌,重新塑造起MBA作为精英群体的形象”。

   MBA学位“本科化”

  高等教育低等化,遍地大学生失业,已经是社会的心病,考研也变成逼上梁山。MBA的蜕变就在眼前,“MBA”曾经是一个闪耀的光环,是高智商、高薪、企业年轻领导者的代名词。然而,随着越来越多MBA输入社会,企业与社会对于MBA的诟病却逐渐增多,MBA的光环正在逐渐褪去,中国的MBA市场似乎呈现严重“过剩”的现状。

  事实上,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对于优秀管理者的需求日渐增加。一方面,中国逐渐宽松的市场环境,吸引更多外资企业入驻;另一方面,中国本土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民营企业在管理上存在欠缺,对于优秀企业管理者的需求非常旺盛;另外,随着市场化的深入,国家一些垄断性行业开始转型,变革与重组也需求具有优秀管理能力的人才。据相关部门提供数据,中国MBA年需求量将近3.74万。而中国商学院每年向社会输送近万名MBA,这远远不能满足现有的需要。

  如此,MBA市场出现尴尬的“相对过剩”现状,一方面需求强烈,另一方面产品“滞销”。这种相对过剩的状态让社会对于中国整个MBA生态圈产生质疑:中国商学院培养的MBA名不符实,优质MBA只是凤毛麟角。李宏涛不无感慨地说。

  究其原因,中国商学院、企业以及MBA学员三方都难辞其咎。商学院所采用教材多为国外案例,对于转型期中国企业面临的发展问题缺少实战型分析,导致培养出的人才难以真正实现与中国企业的对接;而国内企业在任用MBA的时候往往急功近利,认为MBA先进的管理才能是治病的“万能药”,缺乏给人才相应的包容环境;而MBA学员群体中也不乏购买光环和敲门砖的个人,破坏整个群体形象。

   MBA市场需要双向沟通

   从学员品牌到学院品牌

   “在对众多商学院的访谈中,普遍认为商学院品牌中师资、硬件、文化等是最重要因素,但是很少人认为MBA学员本身也是品牌的一部分。”李宏涛表示,中国的MBA是应市场经济需求而产生,就是这一对中国企业市场化产生巨大影响的产业却恰恰缺乏市场化的运作。如同做企业,产品的品牌造就企业的品牌,而MBA学员本身正是商学院的“产品”。

  在市场需求一路高涨的前提下,开设MBA专业的学院日益增多。然而,作为招收MBA的商学院本身似乎只关注两点,一是怎样引进,让最优秀的人成为自己的学员;二是怎样输出,多少MBA进入各大知名企业。很多商学院品牌的建立更多源于母体品牌的强大优势。

  事实上,不同的学院培养的MBA有不同的特点,能够适应不同的企业文化。培养精英的商学院本身更要具有市场意识,让“产品”市场化,接受真正意义的优胜劣汰,让优者更优。而对于MBA本身而言,人才有优劣之分,企业也有不同需求。在人才商品的世界,价值决定价格同样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我们举办这次活动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决学院、企业、学员三者之间的对接。当然,并不是单纯希望一年一度的活动能够起到实质性的作用,我们更多是来探讨一些模式。”李宏涛表示。

   “我们在倡导一种共享,着力打造中国职业发展中心的这样一个平台,基本上所有商学院的职业发展中心都愿意来开放。”之前,每个商学院都有自己的职业发展中心和人脉网络,这些资源都是绝对保密的。而商学院的意识也开始改观,毕竟哪怕最忠诚的客户也会有多种需求,每个企业都有不同的部门。如果打开这样的壁垒,这样企业选择的空间大了,MBA学员自身选择的机会也就多了,这样更有利于实现优胜劣汰,MBA这个市场也才能够真正繁荣。

  也许,MBA市场化真正实现之时,便是中国企业不再缺优秀领头羊之际。

  那么中国企业到底需求怎样的MBA呢?所谓MBA(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即工商管理硕士,普遍意义上也就是现代企业家的后备军,这也是中国商学院的终极目标。当然,MBA毕业后会选择自主创业,但更多的MBA都要面临市场的检验问题。

   MBA培养的目标是具有较强沟通能力、领导能力、战略策划能力、管理能力的企业领导者,然而MBA空降企业却往往发现一身现代化装备无法施展。理论充足而缺乏实战经验是MBA最致命的缺陷。在中国企业日益国际化发展的今天,中国的MBA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也不仅仅是国际化的视野和思维方式,更需要的是对中国企业从传统走向现代,转型期遇到问题的解决能力。

  另外,每个企业都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具有先进思维方式的MBA除了具有领导的能力外,更需要融合与适应的能力,特别是在发展起来的中国民营企业中,这种适应的能力更加重要,这关系到MBA的执行和协作。在MBA新锐100的评选活动中,对选手的个人品质和团队协作能力的评定占到了非常大的比重。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分享本文到:

关闭
关注更新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