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风险区是什么概念?和常态化管理区的区别

导语 一旦发生本土疫情,要尽早将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所在县(市、区、旗)精准划分为高风险区、低风险区两类风险区,统筹各方面力量,实施分类管理措施,根据疫情形势及时动态更新风险等级及管控措施,主动对外发布。

  低风险区是什么概念?

  低风险区是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划定为低风险区。

  防控措施:实行“个人防护、避免聚集”,离开所在城市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所有高风险区解除后,县(市、区、旗)全域实施常态化防控措施。

  高、低风险区域划定和管控措施

  疫情处置过程中,如个别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对居住地、工作地、活动区域造成的传播风险较低,密切接触者已及时管控,经研判无社区传播风险,可不划定风险区;未发生本土疫情的县(市、区、旗),要切实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无需划定风险区。 

  》》新冠肺炎疫情居家健康监测指南(附告知书)

  》》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指南最新版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实施办法最新版等4个文件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北京本地宝】,关注后对话框回复【低风险区】可获北京低风险区最新名单、管控措施+核酸检测+隔离要求+出行政策+疑惑解答等。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分享本文到:

关闭
关注更新
返回首页